当前位置:首页 > 注册环评师 > 科目 > 技术导则与标准 > 复习辅导

2016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考点: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内容

国和网校  [2015-08-11 14:12:00 ]  【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内容

  1.自然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包括地理地质概况、地形地貌、气候与气象、水文、土壤、水土流失、生态、 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等调查内容。根据专项评价的设置情况选择相应内容进 行详细调查。

  地理位置。建设项目所处的经度、纬度,行政区位置和交通位置,并附区 域平面图。

  地质环境。一般情况,只需根据现有资料,概要说明当地的地质状况,如 当地地层概况,地壳构造的基本形式(如岩层、断层及断裂等)以及与其相应的地 貌表现,物理与化学风化情况,当地已探明或已开采的矿产资源情况。若建设项目 规模较小且与地质条件无关时,地质环境现状可不叙述。

  评价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如矿山以及其他与地质条件密切相关的建设项目) 的环境影响时,对与建设项目有直接关系的地质构造,如断层、断裂、坍塌、地面 沉陷等不良地质构造,要进行较为详细的叙述,一些特别有危害的地质现象,如地 震,也须加以说明,必要时,应附图辅助说明。若没有现成的地质资料,应根据评 价要求做一定的现场调查。

  地形地貌。一般情况,只需根据现有资料,简要说明建设项目所在地区海 拔高度,地形特征、相对高差的起伏状况,周围的地貌类型(如山地、平原、沟谷、 丘陵、海岸等)以及岩溶地貌、冰川地貌、风成地貌等情况。崩塌、滑坡、泥石流、 冻土等有危害的地貌现象及分布情况,若不直接或间接威胁到建设项目时,可概要 说明其发展情况。若无可查资料,需做一些简单的现场调查。

  当地形地貌与建设项目密切相关时,除应比较详细地叙述上述全部或部分内容 外,还应附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地形图,特别应详细说明可能直接对建设项目有危 害或将被项目建设诱发的地貌现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必要时还应进行一定的现场 调查。

  气候与气象。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现有资料概要说明大气环境状况,如建 设项目所在地区的主要气候特征,年平均风速和主导风向,风玫瑰图,年平均气温, 极端气温与最冷月和最热月的月平均气温,年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降水量,降水天 数,降水量极值,日照,主要的灾害性天气特征(如梅雨、寒潮、雹和台风、飓风) 等。如需进行建设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除应详细叙述上面全部或部分内容外, 还应根据评价需要,对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区的大气边界层和大气湍流等污染气象特 征进行调查与必要的实际观测。

  土壤与水土流失。可根据现有资料简述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主要土壤类型 及其分布,成土母质,土壤层厚度、肥力与使用情况,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其质 量现状,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水土流失现状及原因等。当需要进行土壤环境影响评 价时,除应详细叙述上面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外,还应根据需要选择以下内容进一步 调查: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土壤成分与结构,颗粒度,土壤容重,含水率与持 水能力,土壤一次、二次污染状况,水土流失的原因、特点、面积、侵蚀模数元素 及流失量等,同时要附土壤和水土流失现状图。

  大气环境、地面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声环境和生态背景调查与评价的要求参 照各环境要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2.社会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包括人口(少数民族)、工业、农业、能源、土地利用、交通运输等现状及相 关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的调查。当建设项目拟排放的污染物毒性较大时,应进 行人群健康调查,并根据环境中现有污染物及建设项目将排放污染物的特性选定调 查指标。

  (1)社会经济。包括社会经济、人口、工业与能源、农业与土地利用、交通运 输等。主要根据现有资料,结合必要的现场调查,简要叙述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现有 厂矿企业的分布状况,工业生产总产值及能源的供给与消耗方式等;公路、铁路或 水路、航空方面的交通运输概况,以及与建设项目之间的关系;居民区的分布情况 及分布特点,人口数量、人口密度、受教育水平、就业及人均收入等;可耕地面积, 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构成及产量,农业总产值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基本农田保护区 分布,人均土地资源,农业基础设施等。若建设项目需进行土壤与生态环境影响评 价,则应附土地利用图。

  当建设项目规模较大,且拟排污染物毒性较大或项目建设期长、影响区域较广 时,应进行一定的人群健康调查。调查时,应根据环境中现有污染物及建设项目将 排放的污染物的特性选定相应评价指标。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如水电水利工程,需 进行人群健康调查及影响评价。

  人文遗迹、自然遗迹与“珍贵”景观。人文遗迹指遗存在地面社会上或埋 藏在地下的历史文化遗物,一般包括具有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的建筑物、纪念物或 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长城、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庙、 石刻等。自然遗迹指自然形成的具有地质学、地理学、生态学意义的遗存物,如温 泉、洞穴、火山口、古化石、贝壳堤、特别地貌等。“珍贵”景观一般指具有生态 学和美学及社会文化珍贵价值、必须保护的特定的地理区域或景物现象,如自然保 护区、风景名胜游览区、疗养区、珍贵自然景观、奇特地貌景观、温泉以及重要的 具有政治文化、纪念意义的建筑、设施和遗址等。需根据现有资料,概要说明建设 项目周围有哪些重要遗迹与“珍贵”景观;重要遗迹或“珍贵”景观对于建设项目 的相对位置和距离,其基本情况以及国家或当地政府的保护政策和规定等。

  如建设项目需进行人文遗迹、自然遗迹或“珍贵”景观的影响评价,则除应 较详细地叙述上述内容外,还应根据现有资料并结合必要的现场调查,进一步叙 述人文遗迹、自然遗迹或“珍贵”景观对人类活动的敏感性。这些内容有:它们 易于受哪些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学的影响,目前有无已损害的迹象及其原因, 主要的污染或其他影响的来源;景观外貌特点,自然保护区或风景名胜区中珍贵 的动、植物种类,以及人文遗迹、自然遗迹或“珍贵”景观的价值,包括经济的、 政治的、美学的、历史的、艺术的和科学的价值等;有无保护规划及保护级别, 目前管理水平等。

  人群健康状况。当建设项目规模较大,且拟排污染物毒性较大时,应进行 一定的人群健康调查。调查时,应根据环境中现有污染物及建设项目将排放的污染 物的特性选定指标。

  3.环境质量和区域污染源现状调查与评价

  根据建设项目特点、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和当地环境特征选择环境要素进 行调查与评价。

  调查评价范围内的环境功能区划和主要的环境敏感区,收集评价范围内各 例行监测点、断面或站位的近期环境监测资料或背景值调查资料,以环境功能区为 主兼顾均布性和代表性布设现状监测点位。

  确定污染源调查的主要对象。选择建设项目等标排放量较大的污染因子、 影响评价区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因子和特殊因子以及建设项目的特殊污染因子作为 主要污染因子,注意点源与非点源的分类调查。

  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或相关标准规定的评价方法对选定的评价因子及各

  环境要素的质量现状进行评价,并说明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

  (5)根据调查和评价结果,分析存在的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 途径。

  其他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根据当地环境状况及建设项目特点,决定是否进行放射性、光与电磁辐射、振 动、地面下沉等环境状况的调查。

相关推荐
  • 复习辅导
  • 模拟试题
  • 历年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