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转型难题
那么,如何破解环境监测转型难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创新环境监测体制。国家要抓紧出台新的《环境监测管理条例》,进一步明确监测机构的性质与职责,各级环保部门应履行环境监测的政府职能,强化环境监测的行政管理;要拓展监测技术监管。上级环保部门应强化对下级基层环境监测的监督管理职能,开展巡视性、监督性、稽查性的监测工作,全面掌握辖区的大环境质量状况、污染源达标排放情况、基层环境监测情况;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质量检查、考核,确保监测数据真实、有效,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监测的正确性、科学性;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活动,严格实施环境监测人员上岗考核和监测能力认定等。
加强监测能力建设。当前,应抓住国家加强环境监测管理的机遇,通过多元化投入,重点加强应急、自动、遥感、有机物四大领域的监测能力,形成“省级强高端、地市现特色、县级重基础”的监测建设格局。
一要提升应急监测预警能力。要按照“高效运转、反应灵敏”的要求,加快建立“省市快速联动、区域相互援助”的两级应急网络,设立网络中心,重视应急处理的技术能力储备,配备应急监测的各种现代化先进仪器和设备,在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时能迅速定性、定量地反映污染状况。二要加强自动监测网络建设。各省级环保部门要按照“最先进、高标准、全覆盖”的建设目标,规划布局地表水、城市空气自动监测和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装置,提高监测装备现代化水平。三要重视有机监测能力建设。“由地面到天地一体化”的监测转型,客观上要求监测部门加快有机监测项目的拓展速度,关注生态遥感监测,逐步形成有机污染项目分析能力和生态遥感解释工作能力,推动生态及生物监测工作步入环境监测的主战场。四要强化基础能力建设。省级环保部门应组织开展环境监测标准化建设,督促地方政府加大环境监测建设投入;在资金投入、仪器配置等方面向经济落后地区予以政策倾斜,促进区域监测能力均衡发展;在科研能力方面,要牢固确立“科研先导,技术立站”的方针,通过设立监测科研专项基金,制定监测科研激励政策,引进先进监测技术等措施,鼓励监测人员投身科研。
构建监测文化平台。各级环境监测站要按照行业特点,构建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行业文化,培养高素质、能干事、不出事的监测队伍;要将强化信誉、树立品牌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在全系统形成“诚信、高效、服务、创新”的价值体系;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大专业人才投资,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良、文明廉洁的监测队伍,树立良好的监测行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