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用于判断项目建成后对评价范围大气环境影响的程度和范 围。常用的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方法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模拟各种气象条件、地形条件下的污染物在大气中输送、扩散、转化和清除等物理、化学机制。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步骤一般为:
(1) 确定预测因子。
(2) 确定预测范围。
(3) 确定计算点。
(4) 确定污染源计算清单。
(5) 确定气象条件。
(6) 确定地形数据。 .
(7) 确定预测内容和设定预测情景。
(8) 选择预测模式。
(9) 确定模式中的相关参数。
(10) 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 预测因子
预测因子应根据评价因子而定,选取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评价因子作为预测 因子。
2. 预测范围
预测范围应覆盖评价范围,同时还应考虑污染源的排放高度、评价范围的主导风 向、地形和周围环境敏感区的位置等进行适当调整。计算污染源对评价范围的影响时,一般取东西向为尤坐标轴、南北向为r坐标轴,项目位于预测范围的中心区域。
3. 计算点
计算点可分三类:环境空气敏感区、预测范围内的网格点以及区域最大地面浓 度点。应选择所有的环境空气敏感区中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作为计算点。
预测网格点的分布应具有足够的分辨率以尽可能精确预测污染源对评价范围的最大影响,预测网格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釆用直角坐标网格或极坐标网格,并应覆盖 整个评价范围
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的预测网格设置,应依据计算出的网格点浓度分布而定, 在高浓度分布区,计算点间距应不大于50m。对于临近污染源的高层住宅楼,应 适当考虑不同代表高度上的预测受体。
1. 污染源计算清单
点源、面源、体源和线源源强计算清单内容参见大气污染源调查内容与调查清单。
2. 气象条件
计算小时平均浓度需采用长期气象条件,进行逐时或逐次计算。选择污染最 严重的(针对所有计算点)小时气象条件和对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影响最大的若干个小时气象条件(可视对各环境空气敏感区的影响程度而定)作为典型小时气 象条件。
计算日平均浓度需釆用长期气象条件,进行逐日平均计算。选择污染最严重 的(针对所有计算点)日气象条件和对各#境空气保护目标影响最大的若干个曰气象条件(可视对各环境空气敏感区的影响程度而定)作为典型日气象条件。
3. 地形数据
在非平坦的评价范围内,地形的起伏对污染物的传输、扩散会有一定的影响。 对于复杂地形下的污染物扩散模拟需要输入地形数据。
地形数据的来源应予以说明,地形数据的精度应结合评价范围及预测网格点的设置进行合理选择。
4. 确定预测内容和设定预测情景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内容依据评价工作等级和项目的特点而定。
(1) 一级评价项目预测内容
①全年逐时或逐次小时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
②全年逐日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和评价范 围内的最大地面日平均浓度。
③长期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和评价范围内 的最大地面年平均浓度。
④非正常排放情况,全年逐时或逐次小时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 最大地面小时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
⑤对于施工期超过一年的项目,并且施工期排放的污染物影响较大,还应预 测施工期间的大气环境质量。
二级评价项目预测内容为一级评价项目预测内容中的①、②、③、④项内容。 三级评价项目可不进行上述预测。
(2) 预测情景根据预测内容设定,一般考虑五个方面的内容:污染源类别、排放方案、预测因子、气象条件、计算点。
污染源类别分新增加污染源、削减污染源和被取代污染源及其他在建、拟建项 目相关污染源。新增污染源分正常排放和非正常排放两种情况。排放方案分工程设计或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现有排放方案和环评报告所提出的推荐排放方案,排放方案 内容根据项目选址、污染源的排放方式以及污染控制措施等进行选择
8.预测模式
釆用导则推荐模式清单中的模式进行预测,并说明选择模式的理由。选择模式时,应结合模式的适用范围和对参数的要求进行合理选择。推荐模式原则上采取互 联网等形式发布,发布内容包括模式的使用说明、执行文件、用户手册、技术文档、 应用案例等。推荐模式清单包括估算模式、进一步预测模式和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模式
9.模式中的相关参数
在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时,应对预测模式中的有关模型选项及化学转化等参 数进行说明。不同预测模式所需主要参数见表3-17。
在计算lh平均浓度时,可不考虑802的转化;在计算日平均或更长时间平均浓度时,尤其是城市区域,应考虑化学转化。S02转化可取半衰期为4h。对于一 般的燃烧设备,在计算N02小时或日平均浓度时,可以假定NC^/NO^O.l在计算 年平均浓度时,可以假定N02/N0x=0.75。在计算机动车排放从)2和1^0,比例时,应根据不同车型的实际情况而定。
10.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
(1) 对环境空气敏感区的环境影响分析,应考虑其预测值和同点位处的现状背 景值的最大值的叠加影响;对最大地面浓度点的环境影响分析可考虑预测值和所有现状背景值的平均值的叠加影响。
(2) 叠加现状背景值,分析项目建成后最终的区域环境质量状况,即新增污染 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一削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一被取代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若评价范围内还有其他在建项目、已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拟建项目,也应考虑其建成后对评价范围的共同影响。
(3) 分析典型小时气象条件下,项目对环境空气敏感区和评价范围的最大环境影 响,分析是否超标、超标程度、超标位置,分析小时浓度超标概率和最大持续发生时间,并绘制评价范围内出现区域小时平均浓度最大值时所对应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
(4) 分析典型日气象条件下,项目对环境空气敏感区和评价范围的最大环境影响, 分析是否超标、超标程度、超标位置,分析日平均浓度超标概率和最大持续发生时间, 并绘制评价范围内出现区域日平均浓度最大值时所对应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
(5) 分析长期气象条件下,项目对环境空气敏感区和评价范围的环境影响,分
析是否超标、超标程度、超标范围及位置,并绘制预测范围内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
(6) 分析评价不同排放方案对环境的影响,即从项目的选址、污染源的排放强 度与排放方式、污染控制措施等方面评价排放方案的优劣,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如果有)提出解决方案。
(7) 对解决方案进行进一步预测和评价,并给出最终的推荐方案。
免责声明:国和网校预祝广大考生顺利通过考试,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国和网校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与国和网校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