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注册环评师 > 科目 > 案例分析 > 复习辅导

2011年环境影响评师辅导之验收调查案例分析一(13)

国和网校  [2010-11-15 10:53:00 ]  【

5.声环境敏感点达标情况分析

由于主线道路两侧50m范围内有效实施了绿色通道,沿线20个声环境敏感点的实际监测值除4个点位夜间稍有超标外,其余敏感点昼夜噪声监测值全部达标。断面监测结果表明路线中心线以外30m可达到4类标准值。声屏障监测结果显示,声屏障的设置有效地阻挡了声音的传播,降噪效果明显,设置声屏障路段,距路线中心线20—60m的敏感点均能满足昼间60dB(2级)、夜间55dB(4级)的要求。

根据以上敏感点以及断面衰减监测结果、声屏障降噪效果监测、24h连续监测结果,综合分析得出沿线敏感点的达标情况,详见表23。

6.声环境影响调查结论

(1)通过施工期噪声监测数据可知,工程施工期间对沿线声环境敏感点的影响是暂时性的,且影响较小。全线10个噪声敏感点测定值均远低于其相应的标准值。且随着路基施工结束影响逐渐减轻,随着工程的结束,影响随之消失。对沿线群众的调查访谈结果表明,群众普遍对公路施工造成的噪声影响表示理解。

(2)通过对20个声环境敏感点的监测结果可知,目前本项目在运营初期车流量不大,产生的运营交通噪声对项目沿线的声环境敏感点的影响较小。昼间全部声环境敏感点达标,夜间距路很近的4个村庄轻微超标。

(3)通过衰减断面监测可知,距路30m以外的区域满足4类标准,距路60m以为的区域满足2类标准(≤50dB)。

(4)通过对2处声屏障降噪效果的监测可知,最大降噪13.1dB;声屏障降噪效果明显,较好地缓解了点位附近的噪声污染状况。

(5)通过对两个敏感点的24h连续监测结果可知,尽管两个敏感点距离路线较劲。但是由于车流量较小,监测值全部达标。

(6)经过实测和类比分析,沿线敏感点中,共有9处敏感点夜间噪声值轻微超标,这些敏感点多为距路中心线25m左右的低路基村庄,超标量最大不超过1.7dB,超标户数较少。其余村庄或由于植物的遮蔽作用或位于高路基、高架桥的声影区,、目前噪声值不超标。由于一次监测数据带有偶然性,建议在运营期间加强噪声跟踪监测,在明显超标年份按照建议为超标敏感点设置相应的降噪措施。

建议:

(1)对于部分可能在中远期超标的敏感点位,建议加强监测或通过类比分析,在确实超标的年份,可根据超标程度,结合当地情况通过设置声屏障、安装隔声窗、加强绿化、改变临路第一排建筑用途或拆迁部分超标房屋等措施,以避免噪声扰民的情况出现。

(2)现场调查发现,有少量村庄仍在距离路线小心线60m范围内新建房屋,建议加强两侧建筑物建设规划,在距离路线中心线200m范围内禁止建造学校、医院、居民房等敏感建筑物。

分析:

噪声是公路工程的主要环境影响之一。公路两侧声环境敏感点受到的交通噪声影响程度与车流量、路面材质、路基形式、地貌、道路曲线、路侧植被种类及分布情况、敏感点与公路的位置关系、建筑物的结构和形式等诸多因素有关。

公路声环境影响调查和监测的法规和技术方法标准体系尚不健全;调查的内容琐碎,技术复杂。而交通噪声又恰恰是公路最为突出的,与周围居民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环境影响。因此,声环境影响调查工作的责任十分重大。

具体调查中,一般应遵循和采用以下原则和方法:

1.应查清沿线所有声环境敏感点的分布情况以及与环境影响报告书阶段相比的变化情况。敏感点分布及其情况调查中还应该注意调查房屋建设的时间,公路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复之后建设的路侧建筑物,其噪声防治的责任由房屋建设方承担。

2.重点关注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批复中强调的敏感点,特别是预测超标的敏感点。

3.监测方案应符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技术要求》中的相关规定。

4.监测方案应具有充分的代表性。设计监测方案时,应根据路段车流量、路面材质、路基形式、地貌单元、道路曲线、路侧植被种类及分布情况、敏感点与公路的位置关系、建筑物的结构和形状等的异同,选择具有广泛代表意义的点位进行监测。即巧妙利用部分敏感点的监测结果,反映路侧全部或绝大部分敏感点所受到的噪声影响。

5.公路的噪声影响调查一般包括敏感点环境噪声监测、24h连续监测和衰减断面当公路在部分敏感点处建设有声屏障时,还应该进行声屏障降噪效果监测。

6.有时路侧敏感点附近还存在其他噪声源,如铁路、乡村公路等,调查中应为这敏感点设计有针对性的监测方案,排除干扰因素,明确验收对象受到的实际影响。

7.噪声监测应严格按验收监测的要求进行,本案例声屏障效果监测点位设置不符合要求,应在声屏障中部、屏后10m和20m及敏感点(保护对象)处设置监测点位,屏外平行位置同等距离设置对照点位。

公路的声环境影响调查结论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通过对现状监测结果的分析,客观反映路侧全部敏感点的声环境达标情况。

 (2)根据现状噪声监测结果和设计预测车流量,分析判断当公路车流量达到设计流量时,路侧全部敏感点的达标情况(公路验收调查阶段的车流量大多低于设计流量)。

(3)通过对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批复要求落实情况的调查、敏感点建设时间调查、敏感点周围其他噪声源分布情况调查和针对性监测结果的分析,确定造成敏感点噪声超标的主要责任人。

(4)对现状超标和预计超标的敏感点提出具体的补救措施和要求。

本案例中,调查单位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工作,调查方法和监测方案均比较得当,并以照片、图表、文字相结合的形式揭示和分析了公路的声环境影响。

本案例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1.   缺乏敏感点房屋建设时间的调查。

2.   公路的现状车流量仅为设计车流量的50%。调查报告对公路车流量上升或达到设计流量时路侧全部敏感点的达标情况缺乏分析评价,相应的减:缓措施建议也过于原则,既不利于公路运管单位安排日常环境管理的工作和资金计划,也不利亍地方环保部门在验收后对项目实施监管。更加恰当的做法是:在提出明确的跟踪监测计划的同时,依据验收监测数据和设计车流量,对敏感点(特别是已经轻微超标的敏感点)未来的超、达标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超标后需采取的降噪措施和相应的资金预算。

相关推荐
  • 复习辅导
  • 模拟试题
  • 历年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