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注册环评师 > 科目 > 技术方法 > 复习辅导

2009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精选讲义(18)

国和网校  [2009-09-25 13:46:00 ]  【

 六、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lesson.asp?top=705&up=1054"></script>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js/705-1054.js"></script>

       1.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1) 调查内容(重点)

  ①自然环境调查。

  ②生态系统调查。

  ③区域资源和社会经济状况调查。

  ④区域敏感保护目标调查。

  ⑤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发展规划、环境规划的调查。

  ⑥区域生态环境历史变迁情况、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自然灾害等的调查。

  (2)调查方法

  ①收集现有资料,包括环境资料、政府规划资料和遥感资料等。

  ②野外调查。

  ③访问专家,解决调查和评价中高度专业化问题和疑难问题。

  ④采取定位或半定位观测。

  (3)植物的样方调查和物种重要值

  ①样方调查步骤

  a.确定样地大小:一般草本的样地在lm2以上;灌木林样地在10m2以上;乔木林样地在100m2以上。

  b确定样地数目:用种与面积和关系曲线确定样地数目。

  c.样地排列:系统排列或随机排列。

  ②物种重要值确定方法

  a 密度=个体数目/样地面积

  相对密度= 一个种的密度/所有种的密度×100%

  b 优势度=底面积(或覆盖面积总值)/样地面积

  相对优势度=一个种优势度/所有种优势度×100%

  c·频度=包含该种样地数/样地总数

  d.重要值=相对密度十相对优势度十相对频度

  (4)陆地生态系统生产能力估测与生物量测定

  ①陆地生态系统生产能力估测。包括地方已有成果应用法、参考权威著作提供的数据、区域蒸散模式。区域蒸散模式的表达式如下。

  式中 NPP——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t/(hm2·a);

  RDI——辐射干燥度;

  r——年降水量,mm;

  PER——可能蒸散率;

  PET——年可能蒸散率,mm;

  BT——年平均生物温度,℃;

  t——小于30℃与大于0℃的日均值;

  T——小于30℃与大于0℃的月均值。

相关推荐
  • 复习辅导
  • 模拟试题
  • 历年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