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注册环评师 > 科目 > 技术方法 > 复习辅导

2010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知识点讲解及例题练习4

国和网校  [2010-07-31 08:22:00 ]  【

掌握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布点方法

知识点:

1.监测因子

(1)凡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属于常规污染物的应筛选为监测因子。

(2)凡项目排放的特征污染物有国家或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的、或者有《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的,应筛选为监测因子;

(3)对于没有相应环境质量标准的污染物,且属于毒性较大,应按照实际情况,选取有代表性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因子,同时应给出参考标准值和出处。

2.监测制度

(1)一级评价项目应进行二期(冬季、夏季)监测;二级评价项目可取一期不利季节进行监测,必要时应作二期监测;三级评价项目必要时可作一期监测。

(2)每期监测时间,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7天有效数据,采样时间应符合监测资料的统计要求对于评价范围内没有排放同种特征污染物的项目,可减少监测天数。对于部分无法进行连续监测的特征污染物,可监测其一次浓度值,监测时间须满足所用评价标准值的取值时间要求。

3.监测布点

(1)设置依据:根据①项目的规模和性质;②地形复杂性;③污染源及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布局。综合考虑监测点设置数量。

(2)监测点位数

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不少于10个;

二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不少于6个。对于地形复杂、污染程度空间分布差异较大,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较多的区域,可酌情增加监测点数目。

三级评价项目,若评价范围内已有例行监测点位,或评价范围内有近3年的监测资料,且其监测数据有效性符合本导则有关规定,并能满足项目评价要求的,可不再进行现状监测,否则,应设置2~4个监测点。

(3)公路、铁路等项目 

应分别在各主要集中式排放源(如服务区、车站等大气污染源)评价范围内,选择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设置监测点位

(4)    城市道路项目 

可不受上述监测点设置数目限制,根据道路布局和车流量状况,并结合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分布情况,选择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设置监测点位。

(5)监测布点原则

监测点的布设,应尽量全面、客观、真实反映评价范围内的环境空气质量。依项目评价等级和污染源布局的不同,按照以下原则进行监测布点:

①一级评价项目

a)  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至少在约0°、45°、90°、135°、180°、225°、270°、315°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在主导风向下风向距离中心点(或主要排放源)不同距离,加密布设1~3个监测点。

具体监测点位可根据局地地形条件、风频分布特征以及环境功能区、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所在方位做适当调整。各个监测点要有代表性,环境监测值应能反映各环境空气敏感区、各环境功能区的环境质量,以及预计受项目影响的高浓度区的环境质量。

b)  各监测期环境空气敏感区的监测点位置应重合。预计受项目影响的高浓度区的监测点位,应根据各监测期所处季节主导风向进行调整。

②二级评价项目

a)  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至少在约0°、90°、180°、270°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主导风向下风向应加密布点。具体监测点位根据局地地形条件、风频分布特征以及环境功能区、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所在方位做适当调整。各个监测点要有代表性,环境监测值应能反映各环境空气敏感区、各环境功能区的环境质量,以及预计受项目影响的高浓度区的环境质量。

b)  如需要进行2期监测,应与一级评价项目相同,根据各监测期所处季节主导风向调整监测点位。

③三级评价项目

a) 以监测期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至少在约0°、180°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主导风向下风向应加密布点,也可根据局地地形条件、风频分布特征以及环境功能区、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所在方位做适当调整。各个监测点要有代表性,环境监测值应能反映各环境空气敏感区、各环境功能区的环境质量,以及预计受项目影响的高浓度区的环境质量。

b) 如果评价范围内已有例行监测点可不再安排监测。

④城市道路评价项目

对于城市道路等线源项目,应在项目评价范围内,选取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设置监测点。监测点的布设还应结合敏感点的垂直空间分布进行设置。

⑤监测点位置的周边环境条件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置的周边环境应符合相关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规定。

①监测点周围空间应开阔,采样口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的高度夹角小于30°;

②监测点周围应有270°采样捕集空间,空气流动不受任何影响;

③避开局地污染源的影响,原则上20米范围内应没有局地排放源;

④避开树木和吸附力较强的建筑物,一般在15~20米范围内没有绿色乔木、灌木等。最后还应注意监测点的可到达性和电力保证。

4.监测采样

表3-8各项污染物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

例题:

1.城市主干道项目大气N02质量现状监测布点时应考虑( ABCD  )。

A.主导风向

B.道路布局

C.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D.道路两侧敏感点高度

解析:41页。其中D选项是出于对于监测点位置的周边环境应符合相关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规定角度考虑。

2. 对于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监测点数(B)
A.≥6
B.≥10
C.≥8
D.>10


相关推荐
  • 复习辅导
  • 模拟试题
  • 历年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