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注册环评师 > 科目 > 技术方法 > 复习辅导

201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方法复习(26)

国和网校  [2012-09-26 13:59:00 ]  【

熟悉不同类型CP地下水EIA采用的方法(新增内容)(导则内容)

1.Ⅰ类CP地下水EI预测

1)解析法。⑴一维弥散解析法。

①瞬时污染源解析式:自www.Examw.com

②连续污染源解析式:

⑵二维弥散解析法。

①瞬时污染源解析式:

②连续污染源解析式:

2)数值法。适用条件:复杂边界条件、含水层非均质、多个含水层的地下水系统。

模型应用过程:

2.Ⅱ类CP地下水EI预测

1)地下水量均衡法。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是Ⅱ类CP的地下水评价与预测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可用于区域又可用于局域水量计算,既可估算补、排总量又可计算某一单项补给量。

⑴基本原理: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利用均衡方程待求水量的一种方法。在一定时段内,任一均衡区进出水量大体保持下面的平衡关系:Q补-Q排=±ΔQ储

由于水量均衡关系是针对某一时段而言的,所以上式又可写成:补Δt-排Δt=±μF·Δ

⑵应用步骤:①确定均衡区。②确定均衡要素。常见的补给项: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地表水渗漏补给量;地表水侧向径流补给量;相邻含水层越流补给(多个含水层时);回灌补给量(农灌区)。常见的排泄项:地下水向地表的渗出或滴流量;地下径流的侧向排泄量;地下水的蒸腾排泄量;地下水的开采量;相邻含水层的越流排泄量。③确定均衡期。可根据评价的需要确定,最好选择有代表性的水文年(平水年)进行补给量的计算。④建立水量均衡方程。⑤计算补给量和排泄量。

⑶均衡项的水量计算方法。

①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的计算。Q=α·F·P  式中:α—降水入渗系数;F—接受降水入渗的地表面积,m2;P—多年平均的年降水量(降水深),m/a。地下径流滞缓地区:α=μ·Δh/P  式中:μ—水位变动带介质的饱和差;Δh—次降水所引起的水位抬升值,m;P—次降水量,m。

地下径流较强地区:

②地表水渗漏补给量的计算。

a.断面流量差法。Q渗=(Q1-Q2)Δt   Q1、Q2—河渠上、下游侧流断面的平均流量,m3/s。  b.渗流断面法。Q渗=KLIh  式中:Q渗—河渠一侧的渗漏补给量,m3/d;K—含水层渗透系数,m/d;L—河渠渗漏段的长度,m; I—河渠某一侧地下水的水力梯度;h—水力坡度取值段含水层的厚度,m。

③灌溉入渗补给量的计算。a.田间灌溉试验法。Q渗=μ·Δh·F   式中:Q渗—次灌溉入渗补给量,m3;μ—灌溉地块的土壤给水度;Δh—试验区地下水位平均上升幅度,m; F—试验地块的面积,m2。

b.田块的水量均衡法。灌溉入渗补给量=实测的灌水量-排放量-蒸发量-其他消耗量。

④潜水蒸发量的计算。在潜水面埋深较小的地区,蒸发往往是潜水的主要排泄途径。潜水蒸发强度ε(mm/d):单位时间的潜水蒸发量(深度)。ε=λE0(1-h/hmax)n  式中:λ—修正系数,视地表有无作物和作物情况而定;E0—水面蒸发强度,mm;h—潜水埋深,m;hmax—潜水蒸发的极限深度,m;n—与土壤质地有关的指数,n=1~3。

2)解析法。⑴应用条件:只适用于含水层几何形状规则、方程式简单、边界条件单一的情况。可以给出在各种参数值的情况下渗流区中任意一点的水位(水头)值。⑵计算过程:①利用勘察试验资料确定计算所需的水文地质参数。②根据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边界概化,同时依需水量拟定开采方案,选择公式。③按设计的单井开采量、开采时间计算各井点特别是井群中心的水位降落值。

3)数值法。适用于要求较高、条件复杂的水位预报。步骤:⑴水文地质条件分析。⑵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水文地质条件概化:①计算区几何形状的概化;②含水层性质的概化;③边界性质的概化;④参数性质的概化;⑤地下水流状态的概化。⑶确定模拟期和预报期。根据资料情况和评价要求确定。模拟期(一般取一个水文年或若干个水文年)主要用来识别水文地质条件和计算地下水补给量,而预测期用于评价地下水可开采量和预测一定开采量条件下的地下水位。⑷水文地质条件识别(模型识别)。在给定参数、各补排量和边界、初始条件的情况下,通过比较计算水位与实际观测水位,验证该数值模型的正确性。⑸地下水水位预报。www.Examw.com

防止污染物进入地下水含水层的主要措施

1.水环境管理措施:我国的《EP法》、《水法》、《水污染防治法》和《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①禁止利用渗井、渗坑、裂隙和溶洞排放、倾倒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和其他废弃物。②禁止利用无防渗漏措施的沟渠、坑塘等输送或者存贮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和其他废弃物。③多层地下水含水层水质差异大的,应当分层开采;对已受污染的潜水和承压水,不得混合开采。④兴建地下工程设施或者进行地下勘探、采矿等活动,应当采取保护性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⑤人工回灌补给地下水,不得恶化地下水质。

2.地下水环境监测措施:建设单位要建立和完善水环境监测制度,对厂区及周边地下水进行监测。监测布点原则:①以建设厂区为重点,兼顾外围:厂区内可能的污染设施如有毒原料储罐、污水储存池、固废堆放场地附近均需设置监测点。②以下游监测为重点,兼顾上游和侧面。③对地下水进行分层监测,重点放在易受污染的浅层潜水和作为饮用水源的含水层,兼顾其他含水层。④地下水监测每年至少两次,分丰水期和枯水期进行,重点区域和出现异常情况下应增加监测频率。⑤水质监测项目可参照《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和《地下水质量标准》,可结合地区情况适当增减。监测项目必须包括CP的特征污染因子,如炼油厂监测项目必须包括石油烃、苯、二甲苯等特征污染物。

3.合理规划布局和改进生产工艺。4.划定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区。

相关推荐
  • 复习辅导
  • 模拟试题
  • 历年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