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一)掌握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方法
分为现场监测法、收集已有资料法。资料来源分三种途径,可视不同评价等级对数据的要求采用:⑴收集评价范围内及邻近评价范围的各例行空气质量监测点的近3年与项目有关的监测资料。⑵收集近3年与项目有关的历史监测资料。⑶进行现场监测。收集的资料应注意资料的时效性和代表性,监测资料能反映评价范围内的空气质量状况和主要敏感点的空气质量状况。一般来说,评价范围内区域污染源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监测资料3年内有效。现场监测应确定监测因子、监测时间和监测点位等,并提出监测需求,委托有资质的监测部门进行监测。监测因子应与评价项目排放的污染物相关,应包括评价项目排放的常规污染物和特征污染物。监测时间选取应符合技术导则的要求。监测点位设置应根据项目的规模和性质、地形复杂性、污染源及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布局,综合考虑监测点设置数量。对于地形复杂、污染程度空间分布差异较大,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较多的区域,可酌情增加监测点数目。各个监测点要有代表性,环境监测值应能反映各环境空气敏感区、各环境功能区的环境质量,以及预计受项目影响的高浓度区的环境质量,同时布点还要遵循近密远疏的原则。具体监测点位可根据局地地形条件、风频分布特征以及环境功能区、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所在方位做适当调整。各监测期环境空气敏感区的监测点位置应重合。预计受项目影响的高浓度区的监测点位,应根据各监测期所处季节主导风向进行调整。
(二)掌握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分析方法
⑴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数据有效性分析应从监测资料来源、监测布点、点位数量、监测时间、监测频次、监测条件、监测方法以及数据统计的有效性等方面分析是否符合导则、标准以及监测分析方法等有关要求。⑵日、小时平均浓度值既可采用现状监测值,也可采用评价区域内近3年例行监测资料或其他有效监测资料;年均值一般来自于例行监测资料。监测资料应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对近年来区域污染源变化大的地区,应以现状监测资料和当年的例行监测资料为准。对于评价范围有例行空气质量监测点的,应获取其监测资料,分析区域长期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⑶空气质量监测制度与布点原则应符合《大气导则》的要求。监测点位置的周边环境应符合相关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规定。⑷监测方法的选择应满足项目的监测目的,并注意其适用范围、检出限、有效检测范围等监测要求。涉及GB 3095中各项污染物的分析方法应符合GB 3095对分析方法的规定。对尚未制定环境标准的非常规大气污染物,应尽可能参考ISO等国际组织和国内外相应的监测方法,在环评文件中详细列出监测方法、适用性及其引用依据,并报请环保主管部门批准。⑸凡涉及GB 3095中污染物的各类监测资料的统计内容与要求,均应满足该标准中各项污染物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 表 各项污染物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
污染物 |
取值时间 |
数据有效性规定 |
SO2,NO2 |
年平均 |
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144个日均值, 每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12个日均值 |
TSP,PM10 |
年平均 |
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60个日均值, 每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5个日均值 |
SO2, NO2,CO |
日平均 |
每日至少有18h的采样时间 |
TSP,PM10 |
日平均 |
每日至少有12h的采样时间 |
SO2, NO2,CO,O3 |
1h平均 |
每h至少有45min的采样时间 |
(三)掌握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方法
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现状主要通过对现状监测资料和区域历史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进行评价,评价方法主要采用对标法。对照各污染物有关的环境质量标准,分析其长期浓度(年、季、月均平均)、短期浓度(日、小时平均浓度)的达标情况。⑴监测结果统计分析内容。包括各监测点大气污染物不同取值时间的浓度变化范围,统计年、日、小时平均浓度最大值与相应的标准限值进行比较分析,给出占标率或超标倍数,评价其达标情况,若监测结果出现超标,应分析其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以及超标原因。并分析大气污染物浓度日变化规律,以及重污染时间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此外,还应分析评价范围内的污染水平和变化趋势。⑵现状监测数据达标分析。统计分析监测数据时,先以列表的方式给出各监测点位置,监测内容以及监测方法等内容。在分析处理各时段监测数据时应反映其原始有效监测数据,小时、日均等监测浓度应是从最小监测值到最大监测值的浓度变化范围值,即Cmin~Cmax的浓度,并分析最大浓度占标率,和监测期间的超标率以及达标情况。其中:超标率=超标数据个数/总监测数据个数×100%。参加统计计算的监测数据必须是符合要求的监测数据。对于个别极值,应分析出现的原因,判断其是否符合规范的要求,不符合监测技术规范要求的监测数据不参加统计计算,未检出的点位数计入总监测数据个数中。⑶评价范围内的污染水平和变化趋势分析。分析评价范围内的各项监测数据的日变化规律及年变化趋势,并绘制污染物日变化图和年变化趋势图,参考同步气象资料分析其变化规律,并分析重污染时间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合区域大气环境整治方案和近3年例行监测数据的变化趋势分析区域环境容量。
(四)了解边界层结构及其生消演变规律
1.边界层结构。受下垫面影响的几公里以下的大气层称为边界层,大气边界层是对流层中最靠近下垫面的气层,通过湍流交换,白昼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以感热和潜热的形式向上输送,加热上面的空气,夜间地面的辐射冷却同样也逐渐影响到上面的大气,这种热量输送过程造成大气边界层内温度的日变化。大型气压场形成的大气运动动量通过湍流切应力的作用源源不断向下传递,经大气边界层到达地面并由于摩擦而部分损耗,相应地造成大气边界层内风的日变化。
2.边界层的生消演变规律。在陆地高压区,晴朗天气条件下,边界层的生消演变规律:日间,受太阳辐射的作用地面得到加热,混合层逐渐加强,中午达到最大高度;日落后,由于地表辐射,地面温度低于上覆的空气温度,形成逆温的稳定边界层;次日,又受太阳辐射的作用,混合层重新升起。大气边界层的生消演变规律依赖于地表的热量和动量通量等因素,污染物的传输扩散取决于边界层的特征参数。混合层高度(h):是指对流边界层的高度,也就是在大气边界层处于不稳定层结时的厚度。莫奥长度(Lmo):对于定常、水平均匀、无辐射和无相变的近地面层,其运动学和热力学结构仅决定于湍流状况。当Lmo>0,近地大气边界层处于稳定状态,Lmo数值越小或混合层高度(h)与Lmo的比值(h/Lmo)越大,越稳定,h则越低;当Lmo<0,边界层处于不稳定状态,|Lmo|数值越小或|h/Lmo|越大,越不稳定,h则越高;当|Lmo|→∞,边界层处于中性状态,|h/Lmo|=0,混合层高度大约有800m。
(五)掌握常规气象资料(温度、风速、风向玖瑰、主导风向)的分析内容与应用
1.温度是决定烟气抬升的一个因素。温廓线即反映温度随高度变化影响热力湍流扩散的能力。①一二级评价项目,需统计长期地面气象资料中每月平均温度的变化情况,并绘制年平均温度月变化曲线图。②一级评价项目,还需酌情对污染严重时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做温廓线分析。分析逆温层出现的时间、频率、平均高度范围和强度。一旦逆温层消退,会有短时间的熏烟污染。
2.风速是指空气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水平距离(m/s),风速可随时间和高度变化。从气象台站获得的风速资料有两种表达方式,数值的和用字母C表示的,C代表风速资料已<测风仪的最低阈值,通常称为静风。风速统计量:一二级评价项目,需统计月平均风速随月份的变化和季h平均风速的变化。即对多年气象资料的风速按相同月份和不同季节每天同一时间进行平均,求得每月和不同季节每h的平均风速,并绘制随月份的变化曲线图。风速统计量还包括不同时间的风郭线图,即反映风速随高度的变化,以研究大气边界层内的风速规律。一级评价项目,还需酌情对污染较严重时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做风廓线的分析,并分析不同时间大气边界层内的风速变化规律。
3.风向、风频。①风向指风的来向。气象(台)站风向资料通常用16个风向来表达,静风的风向用C来表达。②风频指某风向占总观测统计次数的百分比。③风向玖瑰图是统计所收集的多年地面气象资料中16个风向出现的频率,然后在极坐标中按16个风向标出其频率的大小。④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需统计在所收集的长期地面气象资料中,每月、各季及长期平均各风向风频变化情况。统计在所收集的长期地面气象资料中,各风向出现的频率,静风频率单独统计;并在极坐标中按各风向标出其频率的大小,绘制各季及年平均风向玖瑰图。风向玖瑰图应同时附当地气象台站多年(20年以上)气候统计资料的统计结果。
注意:在模式计算中,若给静风风速赋一固定值,应同时分配静风一个风向,可利用静风前后的观测资料的风向进行插值,或在气象资料比较完整,即日观测次数比较多的情况下,利用静风前一次的观测资料中的风向作为当前静风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