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注册环评师 > 科目 > 技术方法 > 复习辅导

201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方法考点复习二十一

国和网校  [2013-05-21 19:41:00 ]  【

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

(一)掌握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中基本图件和推荐图件的组成(新增内容)(导则内容)

1.一般原则:⑴生态影响评价图件是指以图形、图像的形式对生态影响评价有关空间内容的描述、表达或定量分析。是生态影响评价报告的必要组成内容,是评价的主要依据和成果的重要表示形式,是指导生态保护措施设计的重要依据。⑵生态影响评价工作中表达地理空间信息的地图,应遵循有效、实用、规范的原则,根据评价工作等级和成图范围以及所表达的主题内容选择适当的成图精度和图件构成,充分反映出评价项目、生态因子构成、空间分布以及评价项目与影响区域生态系统的空间作用关系、途径或规模。

2.图件构成:基本图件和推荐图件。基本图件是指根据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不同,各级生态影响评价工作需提供的必要图件。当评价项目涉及特殊和重要生态敏感区时必须提供能反映生态敏感特征的专题图(如保护物种空间分布图),当开展生态监测工作时必须提供相应的生态监测点位图。推荐图件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可以图形图像形式表达的、有助于阐明生态影响评价结果的选作图件。

表B.1    生态影响评价图件构成要求

等级

基本图件

推荐图件

三级

⑴项目区域地理位置图。⑵工程平面图。⑶土地利用或水体利用现状图。⑷典型生态保护措施平面布置示意图。

⑴陆域:植被类型图或绿化布置图。⑵山岭重丘区:地形地貌图。⑶地表水体:地表水系图。⑷海域:海洋功能区划图。⑸重要生态敏感区:关键评价因子的评价成果图。

二级

⑶土地利用现状图。⑸地表水系图。⑹重要生态敏感区空间分布图。⑺主要评价因子的评价成果和预测图。

⑶地表水体:水环境功能区划图;地下水:水文地质图件。⑷海域:海域岸线图和海洋功能区划图。⑸已有土地利用规划:已有土地利用规划图和生态功能分区图。

一级

⑹特殊和重要生态敏感区空间分布图。⑻植被类型图。⑼生态监测布点图。

⑵山岭重丘区:地形地貌图、土壤类型图和土壤侵蚀分布图。⑷海域:海域岸线图和海洋功能区划图,选作海洋渔业资源分布图、主要经济鱼类产卵分布图、海涂分布现状图。⑹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动植物资源分布图、珍稀濒危物种分布图、基本农田分布图、绿化布置图、荒漠化土地分布图。

(二)熟悉生态影响评价成图比例规范与要求(新增内容)(导则内容)

制图与成图精度要求:⑴生态影响评价制图的工作精度一般不低于工程可研制图精度,成图精度应满足生态影响判别和生态保护措施的实施。⑵生态影响评价成图应能准确、清晰地反映评价主题内容,成图比例不应低于表B.2 中的规范要求(项目区域地理位置图除外)。当成图范围过大时,可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分幅成图;当涉及敏感生态保护目标时,应分幅单独成图,以提高成图精度。

表B.2 生态影响评价图件成图比例规范要求

成图范围

成图比例尺

一级评价

二级评价

三级评价

面积

≥100km2

≥1:10 万

≥1:10 万

≥1:25 万

20~100km2

≥1:5 万

≥1:5 万

≥1:10 万

2~≤20 km2

≥1:1 万

≥1:1 万

≥1:2.5 万

≤20 km2

≥1:5000

≥1:5000

≥1:1 万

长度

≥100km

≥1:25 万

≥1:25 万

≥1:25 万

50~100km

≥1:10 万

≥1:10 万

≥1:25 万

10~≤50 km

≥1:5 万

≥1:10 万

≥1:10 万

≤10 km

≥1:1 万

≥1:1 万

≥1:5 万

(三)掌握生态机理分析法(新增内容)(导则内容)

1.生态机理分析法是根据CP的特点和受其影响的动、植物的生物学特征,依照生态学原理分析、预测工程生态影响的方法。

2.根据生态学原理和生态保护基本原则,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中应注意问题:⑴层次性。生态系统分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四个层次,不同层次的特点不同,项目应将项目影响的特点和生态系统的层次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评价的层次和相应的内容。⑵结构—过程—功能整体性。生态系统的结构、过程、功能三者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生态系统结构的完整性和生态过程的连续性是生态功能得以发挥的基础。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的核心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⑶区域性。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不局限于与项目建设有直接联系的区域,还包括和项目建设有间接影响和相关联的区域。⑷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生物多样性保护应以“预防为主”,减少人为干扰,尤其是生物多样性高的地区和重要生境。⑸特殊性。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必须注意稀有的景观、资源、珍稀物种等保护,同时注意区域间的差异,同一资源或物种在不同区域的重要性不同。

3.工作步骤:①调查环境背景现状和搜集工程组成和建设等有关资料;②调查植物和动物分布,动物栖息地和迁徙路线;③根据调查结果分别对植物或动物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进行分析,描述其分布特点、结构特征和演化等级;④识别有无珍稀濒危物种及重要经济、历史、景观和科研价值的物种;⑤监测项目建成后该地区动物、植物生长环境的变化;⑥根据项目建成后的环境(水、气、土和生命组分)变化,对照无开发项目条件下动物、植物或生态系统演替趋势,预测项目对动物和植物个体、种群和群落的影响,并预测生态系统演替方向。评价中有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生物模拟试验(如环境条件—生物习性模拟试验、生物毒理学试验、实地种植或放养试验等)或数学模拟(如种群增长模型的应用)。

(四)掌握指数法综合指数法 (新增内容)(导则内容)

1.指数法是利用同度量因素的相对值来表明因素变化状况的方法。特点:简明扼要,且符合人们所熟悉的环境污染影响评价思路,但难点在于需明确建立表征生态质量的标准体系,且难以赋权和准确定量。

2.综合指数法是从确定同度量因素出发,把不能直接对比的事物变成能够同度量的方法。分类:

⑴单因子指数法。选定合适的评价标准,采集拟评价项目区的现状资料。可进行生态因子现状评价:例如以同类型立地条件的森林植被覆盖率为标准,可评价项目建设区的植被覆盖现状情况;亦可进行生态因子的预测评价:如以评价区现状植被盖度为评价标准,可评价建设项目建成后植被盖度的变化率。

⑵综合指数法。①分析研究评价的生态因子的性质及变化规律;②建立表征各生态因子特性的指标体系;③确定评价标准;④建立评价函数曲线,将评价的环境因子的现状值(开发建设活动前)与预测值(开发建设活动后)转换为统一的无量纲的环境质量指标。用1~0 表示优劣(“1”表示最佳的、顶极的、原始或人类干预甚少的生态状况,“0”表示最差的、极度破坏的、几乎无生物性的生态状况)由此计算出开发建设活动前后环境因子质量的变化值;⑤根据各评价因子的相对重要性赋予权重;⑥将各因子的变化值综合,提出综合影响评价值。即ΔE =Σ(Ehi-Eqi)×Wi   式中:ΔE—开发建设活动日前后生态质量变化值;Ehi—开发建设活动后i 因子的质量指标;Eqi—开发建设活动前i 因子的质量指标; Wi—i 因子的权值。

3.指数法的应用:①生态因子单因子质量评价;②生态多因子质量评价;③生态系统功能评价。

4.说明。建立评价函数曲线须根据标准规定的指标值确定曲线的上、下限。对于空气和水这些已有明确质量标准的因子,可直接用不同级别的标准值作上、下限;对于无明确标准的生态因子,须根据评价目的、评价要求和环境特点选择相应的环境质量标准值,再确定上、下限。

(五)熟悉类比分析法(新导则内容) (变化大)

1.类比法是根据已有的开发建设活动(项目、工程)对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来分析或预测拟进行的开发建设活动(项目、工程)可能产生的影响。是一种较常用的定性和半定量评价方法。

2.类比法分类:生态整体类比、生态因子类比和生态问题类比。

3.类比对象(类比项目)的选择标准:①生态背景的相同,即区域具有一致性,因为同一生态背景下,区域主要生态问题相同。②类比的项目性质相同。项目的工程性质、工艺流程、规模相当。③类比项目已经建成,并对生态产生了实际影响,所产生的影响已基本全部显现。【注意】不要根据性质相同的拟建项目的生态影响评价进行类比。

4.类比法应用:①生态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②以原始生态系统作为参照,评价目标生态系统的质量;③生态系统的定性分析与评价;④某一个或几个生态因子的影响评价;⑤预测生态问题的发生与发展趋势及其危害;⑥确定环保目标和寻求最有效、可行的生态保护措施。

(六)掌握优势度及其相关参数的计算方法与应用(新增内容)(导则内容)

1.基质是景观的背景地块,是可以控制环境质量的组分。判定标准:相对面积大、连通程度高、有动态控制功能。可用优势度(D0)值反映,优势度值由密度(Rd)、频率(Rf)和景观比例(LP)三个参数计算得出。Rd=(斑块i的数目/斑块总数)×100%;Rf=(斑块i出现的样方数/总样方数)×100%;LP=(斑块i的面积/样地总面积)×100%;D0=0.5×[0.5×(Rd+Rf)+LP]×100%。

2.景观的功能与稳定性分析的内容:⑴生物恢复力分析:分析景观基本元素的再生能力或高亚稳定性元素能否占主导地位。⑵异质性分析:基质为绿地时,由于异质化程度高的基质很容易维护它的基质地位,

从而达到增强景观稳定性的作用。⑶种群源的持久性和可达性分析:分析动、植物物种能否持久保持能量流、养分流,分析物种流可否顺利地从一种景观元素迁移到另一种元素,从而增强共生性。⑷景观组织的开放性分析:分析景观组织与周边生境的交流渠道是否畅通。开放性强的景观组织可以增强抵抗力和恢复力。景观生态学方法既可以用于生态现状评价也可以用于生境变化预测,目前是国内外生态影响评价学术领域中较先进的方法。

相关推荐
  • 复习辅导
  • 模拟试题
  • 历年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