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注册环评师 > 科目 > 技术方法 > 复习辅导

2014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方法》教材精华:第三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2)

国和网校  [2013-10-06 16:37:00 ]  【

  第二节 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 大气污染源调查⑴大气污染源①定义:一个能够释放污染物到大气中的装置和活动②无组织排放:凡不经过排气筒或通过15m高度一下排气筒的排放③高架源的有效源高:烟囱的几何高度与烟云抬升高度之和⑵大气污染源分类①按几何形状分:点、线、面、体源②按排放时间分:连续、瞬时、间歇源③按排放形式分:有组织、无组织④按几何高度分:地面源、高架源⑶污染因子筛选与大气污染源调查对象①首先选择项目等标排放量较大的污染物为主要污染因子②其次应选择特征污染物③同时应考虑在评价区已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物⑷大气污染源调查方法①现场实测②物料衡算法③经验估计法⑸大气污染源调查方法:核心是核定源强、排放量及相关参数。一级评价项目①按生产工艺流程或按厂、装置分别绘制污染流程图②按厂或装置统计各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③对改扩建项目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应给出现有工程排放量、改扩建工程排放量、改扩建后工程缩减量④除调查主要污染物正常的排放量外,对于毒性较大物质还应估计其非正常排放量。⑤将污染源按点源和面源进行统计。面源包括无组织排放源和数量多、源强源高都不大的点源。对与范围较大的城区和工业区,一般把源高低于30m,源强小于0.04t/h的污染源列为面源。⑥点源调查统计内容包括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几何高度及出口内径、出口烟气温度、烟气出口速度、各主要污染物正常排放量、毒性较大污染物非正常排放量、排放工况。 ⑦统计评价区面源时,首先进行网格化,单元可取1KMX1KM⑧对排放颗粒物的主要点源,还应调查颗粒物的密度和粒径分布。⑨原料、固废等堆放厂产生的扬尘可按面源处理。 二级适当从简,三级调查③⑤⑥⑦⑧

  2、 污染气象调查与分析⑴污染气象调查与分析的基本内容:①气候区划分及其主要气候参数。②地面常规气象资料的统计分析。③大气扩散参数④大气边界层风场和温度场特征,重点是逆温特征和风速随高度的变化,对于2、3级评价,至少应包括风玫瑰和联合频率。(大气边界层:由于受下垫面的影响湍流化的底层大气,通常为距地面1-2km以下高度的大气层。)⑵常规气象资料调查内容①常规地面气象资料:地面温度、露点温度、降雨量、风向、风速、总云量、低云量等②高空气象资料:包括距地面1500m高度以下各层的风向、风速、气温及相应的观测时间③气象资料的使用:根据气象台站距建设项目所在地的距离及二者在地形地貌和土地利用等地理条件的差异确定。1、2级项目,台站在评价区域内,且和所在地的地理条件基本一致,可直接使用;3级可直接使用距离最近台站资料。1级获取最少3年,2、3级获取至少最近1年资料。⑶相关性分析:采用分量回归法,1、2级项目相关系数不宜小于0.45和0.35.⑷气象资料调查分析方法:ⅰ风场:①风对大气污染物输送扩散的作用:整体输送、冲淡稀释;在大气边界层,风切变还影响湍流强度及性质,对扩散产生间接作用;其它气象因子,都是通过风及湍流影响空气污染。②风频:表征下风向受污染的几率。风频最大的风向,为主导风向。研究风频,应说明主导风风频和静风频率。③风玫瑰图:16个方位风频连结而成的图。④风廓线图:风速随高度的变化。U2=U1(Z2/Z1)P P:风速高度指数,与大气稳定度和地形有关(如:D稳定度城市0.25,乡村0.17,A—0.10,0.07,B—0.15,0.07,C—0.20,0.10,E、F—0.30,0.25)⑤局地风场:在局部地区由于地形影响而形成的空间和时间尺度比较小的地方性风。主要有:海陆风:海陆热量差异形成。山谷风:夜晚冷重山坡空气沿山坡向谷底流动,在山谷形成山谷流入平原的气流,形成“山风”、“下坡风”、和“出山风”,白天相反,形成“谷风”、“上坡风”、和“进山风”。过山气流:迎风坡流线密集,背风坡产生气流下泄和尾流混合,产生“背风波”(逆温层结天气条件出现)“背风涡”、“下洗”等现象。污染源的排放口不能设置在背风涡中,尽量避免设置在下洗区或有可能把污染物带至下洗区的区域。城市热岛环流。⑥大气湍流:空气的无规则运动,相对于层流,具随机性。湍流扩散是空气污染局地扩散的主要过程,是污染物降低的主要原因,主要效果是混合。分类:分连续点源扩散和相对扩散。湍流扩散理论:统计理论(应用较广)、梯度输送理论和相似理论ⅱ温度:决定烟气抬升的一个因素。①温廓线:温度随高度变化。②逆温层:气温随高度增加的现象,是非常稳定气层,大气污染事件常出现在逆温层。应注意其强度(每升高100m气温的增加)、厚度、频率、种类等。ⅲ大气稳定度①定义:整层空气的稳定程度,是大气对其中作垂直运动的气团加速、遏制还是不影响其运动的一种热力学性质。②确定方法:干绝热法(rd法)、理查孙法(Ri法)、帕斯圭尔法(pasquill)等③帕斯桂尔法(pasquill):用地面常规气象资料太阳高度角、云量和风速判断,是适合我国常用方法。稳定度分6类:强不稳定A、不稳定B、弱不稳定C、中性D、较稳定E、和稳定F。有云量和太阳高度角(h0=arcsin「sinФsinД+cosФcosД(15t+Л-300)」查太阳辐射等级,再与地面风速查稳定度。如云量大于8,辐射等级为0,稳定度为D,风速大于等于6m/s,稳定度也为D。定性说,夜间大气稳定度一般为D、E、F,阴天或大风时为D,A一般出现在白天、晴天和风速小于2m/s,F一般在夜间、晴天和V小于3m/s.ⅳ联合频率:指风向、风速、大气稳定度构成的组合频率,即统计不同风速、风向和大气稳定度出现几率。ⅴ大气扩散参数:①表征大气湍流强弱,扩散能力标志,与距下风距离、大气稳定度和取样时间有关。②确定和测量方法:示踪剂法、平衡球法(常用)、照相法等。③计算公式:A有风时(U10≥1.5m/s),采样时间为0.5h, σy=γ1Xα 1, σz=γ2Xα2(α1、α2、γ1、γ2为横向、铅直扩散参数回归指、系数,X为距排气筒下风向水平距离)。评价区为平原地区农村或城市远郊区时,A、B、C级,直接查;D、E、F级,向不稳方提半级。工业区、城区、或丘陵区,A、B级,直查;C、D、E、F级,提一级查。B大于0.5h取样时间:铅直参数不变,横向为σyτ2=σyτ1(σ2/σ1)q C小风(0.5≤U10<1.5和静风(U10<0.5的选取σx=σy=γ01T, σz=γ02T(T为烟团运行时间) ⅵ混合层高度①指边界层中存在的湍流特征不连续界面以下的大气层,高度从地面至第一层稳定层底。一般为不稳定层结,铅直稀释强。②Holzworth法定高度:任一时间地面温度(如最高地面温度)和干绝热递减率γd绘制的直线与北京07时探空曲线的交点(或切点),即混合层高度(日混合层最大高度)γd=0.0098℃/m ③计算法。当为A、B、C、D稳定度时,h=asU10/f;为E、F类时:h=bs(U10/f)1/2,,f=2Ωsinø(bs>as)⑸常见的不利气象条件①概念:熏烟状态及对环境敏感区或关心点易造成污染的风向、风速、稳定度和混合层高度等条件②

  3、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⑴监测布点①监测点位数量设置:按以环境功能区为主,兼顾均匀分布性。1级监测点不少于10个,2级不少于6个;3级已有例行,可不安排,fao则布置1~3个。②设置目的方法:扇形布点(以污染源为中心,沿烟羽走向呈45°~90°扇形内布设,为模式验证,测扩散参数),网络布点(分成若干等面积方形网络,为弄清多而分散污染源)功能布点(按工业区、生活区等分成若干功能区,为弄清母些特定区域污染影响)同心圆布点(以污染源为中心画若干同心圆,从圆心向各方位以22.5°画出射线,与圆周交点为监测点,为弄清各风向方位污染)。对项目环评,应设在受影响大区、环境敏感区、关心点,考虑均匀性和清洁参照点,监测布点图应附常年风向玫瑰图。③设置标准化:监测点周围10~15m不应有污染源,应避开干扰地带;应开阔,距离为建筑物高度的2~2.5倍,距乔木带10~20m;自由收集270°气流;夹角不大于30°。交通尾气监测:行车道外0.5~1m,外沿100m各设一个,采样进气口朝向行车道;两台间距大流量>2m,小1m左右。⑵监测时间和频次:①周期和频次:1级不少于2期(夏、冬),每期有季节代表性7天,每天6次;2级取一期不利(必要时2期),每期5天,每天4次;3级必要时1期②数据有效性:SO2,NO2,NOx,1h平均45分采样,每日18h,每月12个,每年144个;TSP、 PM10、Pb,1h45分钟,每日12h,每月5个,每年60个。⑶监测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方法①平均值的统计方法:日、月、年、季的算数平均值:Cj=1/n∑nCij②超标倍数=(C—C0)/C0 ◎②超标率=超标数据个数÷总监测数据个数(不符合技术规范不计入总数,未检出点位计入)④单项质量指数:Ii=Ci÷Coi,Ii≥1为超标。

相关推荐
  • 复习辅导
  • 模拟试题
  • 历年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