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注册环评师 > 科目 > 案例分析 > 复习辅导

2011年环境影响评师辅导之交通运输类案例分析三(9)

国和网校  [2010-09-01 17:40:00 ]  【

(二)海洋生态保护措施

本工程由于永久性占用海域造成的底栖生物损失量为48.7t,如果按照长成后40粒/kg计算,根据本工程特点,港池、航道疏浚造成的底栖生物损失量按3年估算,则需要补偿量为5.84X106粒。如果按照每万粒500元估算,据此估算,本工程建设造成的底栖生物等损失的生态补偿环保投资额约为29.22万元。

根据工程分析和施工期生态影响预测的内容,工程施工造成的损失量最终长成鱼的尾数为5.04X106尾,如果按照每万尾1 000元计算,生态补偿的环保投资额为50.4万元。

目前国内对于海岸带开发,采取的生态恢复及补偿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海洋生物人工放流增殖技术

海洋生物人工放流增殖技术在我国应用较早,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在渤海、黄海、东沌放养了以中国对虾为代表的近海海洋资源,  目前规模化放流和试验放流种类已扩大到日本对虾、三疣梭子蟹、海蜇、虾夷扇贝、魁蚶、海参、鲍,以及梭鱼、真鲷、黑鲷、牙鲆等十多个品种,对近海海洋生物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

2000年8月26日上午10时,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和日本栽培渔业协会共同在山东省日照市近海(东经119‘03,、北纬35‘21,)成功的进行了牙鲆和日本对虾的海上标志放流实施。

2.人工鱼礁技术

人工鱼礁技术在我国南方海区近年来开始大规模试验。2000年,广东省在阳江近海海面沉放了两艘百余吨级的水泥拖网渔船,以改善近海渔场生态环境。2001年,我国首次在珠海东澳进行人工鱼礁试验。随后的2002和2003年,在广东汕头南澳福建三都澳官井洋斗帽岛、浙江舟山群岛、江苏连云港市赣榆秦山岛及海南三亚等海域先后开展大规模的人工鱼礁试验。

3.海岸带湿地的生物恢复技术

采用人工方法恢复和重建湿地是海岸带生态恢复的重要措施。在海湾,利用了工程弃土填升逐渐消失的滨海湿地,当海岸带抬升到一定高度,就可以种植一些先锋植物来恢复沼泽植被。2000年在山东东营市开展的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恢复是我国近年来较为成功的海岸带生态恢复项目,此工程通过引灌黄河水、沿海修筑围堤、增加湿地淡水存量,同时强化生态系统自身调节能力。目前淡水湿地面积明显增大,植被生长旺盛,许多候鸟纷纷在保护区内筑巢产卵。

2003年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天津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天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等众多科研单位共同实施的“渤海典型海岸村生境修复”,旨在利用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在渤海海河大沽河口地区建立人工群落和植被系统,修复遭到严重破坏的海岸带生态系统。该工程计划在2005年建成,届时将为整个渤海湾地区的海岸带生境修复提供范例。

但需要指出的是,海岸带是世界上最复杂和最不稳定的生态系统,目前虽然对生态系统退化总体原因已有所认识,但是对海岸带生态系统各部分之间及其与海洋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机理了解仍不够深入;海岸带生态系统修复和试验示范研究还停留在一些小的、局部的区域范围内或集中某一单一的生物群落或植被类型,缺乏海岸带整体系统水平出发的区域尺度综合研究与示范;海岸带恢复目标主要集中在生态学过程的恢复,没有与海岸带管理法律、法规及海岸带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的福利有机的结合起来,生态修复往往难以达到最初的目标。

综上所述,措施1和措施2比措施3要简单、易行,而且周期短,同时国内许多地区都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因此为了缓解和减轻工程对所在的海州湾生态环境水生生物的不利影响,建议采取人工放流当地生物物种的生态恢复和补偿措施。具体人工放流种类以海州湾的常见经济贝类、鱼、虾类为主,如文蛤、大竹蛏、牙鲆、鲈鱼等当地优势种,放流地点为工程附近的水域,同时,应对增殖放流的结果进行跟踪监测。根据本工程施工期造成的海洋资源损失,本次评价提出具体放流计划见表9。

另外,为了防止过度捕捞造成资源枯竭,维持大竹蛏资源的持续利用,  日照市、东港区渔业部门专门在日照沿海中部夹仓口一龙王河口一带浅海,选择水质良好、海流畅通、泥沙底质、适宜贝类生长繁殖的海域,划定为大竹蛏增殖保护区。计划利用几年的时间,通过对全市海域大竹蛏资源进行人工增殖,达到修复大竹蛏资源的目的,本项目的生态修复人工放流计划可与当地渔业部门密切结合,统一实施。

相关推荐
  • 复习辅导
  • 模拟试题
  • 历年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