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环境影响预测
1.生态环境影响主要预测方法和技术手段
(1)对生态敏感区域和敏感生态问题的影响预测,主要采用生态机理分析法或类比法,分析生存环境的变化对动植物个体和群落的影响,并按照表18对影响程度进行分级。 分析对自然保护区、天然林保护区的整体影响;对植物生长分布及动物活动规律、栖息环境的影响;根据预测及影响程度进行综合分析,评述影响范围、深度、形式和持续时间等。
(2)对一般区段进行生态环境损失预测。管道工程环境间接损失的确定目前尚无一套完整的计算方法和参考依据,因此,仅通过计算直接损失——生物损失来确定环境损失。
①人工生态系统农业、林业损失量的预测
a.农业生产损失按下式计算:
Y1=S1·W1(1)
Y2=J2(W1—W2)(n+1)/2 /2
式中,Y1——永久性农业损失;
SI——每一农业区每一土地类型管道永久占用面积;
W1——每一农业区每一土地类型单位面积产量;
Y2——管沟施工区域暂时性损失;
S2——管沟施工区域面积;
W2——管沟施工后单位面积作物产量;
n——土地产量恢复至施工前状态所需时间,a。
b.林业损失的预测将根据实际林业损失面积,按照林木平均蓄积量进行估算。
②自然生态系统主要是根据生物多样性的样方调查,按照不同植物类型对生物量进行估算:
a.乔木样方计算方法(各实测值取平均数作为参数计算):
生物量的计算:木材蓄积量X比重
木材蓄积量计算公式:∑GXHXf
式中,G——胸径断面积;
H——平均高度;
f——形数。
b.灌木样方计算以每株灌木满1m高按1k8作为基本值推算,对丛生灌木,株数按一半计算。
巳草地样方生物量估算按实际调查情况取其平均值为1.63kg/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