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注册环评师 > 科目 > 案例分析 > 复习辅导

2011年环境影响评师辅导之验收调查案例分析一(17)

国和网校  [2010-11-15 16:17:00 ]  【

(四)大气环境影响调查与分析

 1.施工期间对沿线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调查

工程施工期间平整土地、材料运输、装卸等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扬尘污染。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施工路段洒水等多项减缓措施(详见前述环保措施落实情况章节)。另外,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委托环境监测机构在线路所经过的10个敏感点—陶庙小学、黄家港、高彭湾、烟店镇、长松街、彭家湾、庞家山、董岗、肖王营、闫坡设置有TSP监测点。2004年以后,项目施工进入路面阶段,灰土拌和、沥青拌和大大增加,根据项目环境的需要,结合监测技术要求,在黄家港、高彭湾、烟店镇、长松街、庞家山等5处设置了降尘监测点,监测时间为2004年1月至2005年7月。在集中对项目沿线各沥青拌和站的点位、周围环境(距居民区距离)、拌和方式、主导风向、排放方式等调查的基础上,选择了3处拌和机械、主导风向、排放方式等具有代表性的沥青拌和站设置了沥青烟监测点。本次调查根据当时的监测数据并结合现场调查,分析工程建设对沿线环境空气的影响。

施工期间部分敏感点的TSP监测结果见表30,对5处降尘监测和3处沥青拌和站的沥青烟监测结果见表31和表32。

由监测数据可以看出,沿线10个大气环境敏感点中,2005年度空气质量TSP监测浓度明显好于2002、2003和2004年度。2002、2003年度部分敏感点的TSP年平均值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值(40.20mg/m3),这是因为该阶段为扬尘影响最为严重的路基施工阶段,随着路基施工阶段结束,影响逐渐减小,2005年工程结束后,空气质量明显好转,这说明工程施工对沿线大气环境的影响是暂时的,且路基施工阶段的大气影响比较突出,但大气环境质量在施工结束后已经恢复。

结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中相关评价标准值,可知降尘监测结果中部分敏感点监测值超过了国家控制标准(≤8tJkm3x30d)。从以往的监测数据来看空气污染是暂时的,随着工程的结束,降尘污染随之也会消失。

由表32监测数据,参考沥青烟浓度排放标准GB 16297—1996,可知各沥青拌和站的沥青烟排放浓度远小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的沥青烟排放浓度极限值,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总之,工程的施工虽然对沿线的大气环境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暂时的,且影响不大;随着工程的结束,影响也随之消失。

2. 工程试运行后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

由于本项目管理中心、服务区和收费站等辅助设施均不设置锅炉,生活区生活采用电热水炉,取暖用分体式空调,故不存在锅炉烟气的污染问题,因此公路运营后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主要来自公路上车辆排放的废气。

综合国内对高速公路汽车尾气影响的监测数据对比可知,本项目由于车流量不大.且沿线绿化较好,车辆排放的废气对沿线大气环境质量不会造成明显影响。

分析:

在北方地区,公路项目验收调查中需开展燃煤锅炉烟气的达标监测。

 

相关推荐
  • 复习辅导
  • 模拟试题
  • 历年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