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注册环评师 > 科目 > 技术方法 > 复习辅导

环评工程师污水处理技术答疑精选(44)

国和网校  [2009-05-14 15:22:00 ]  【

  331.铁碳催化氧化一般适用什么类型的水质?是不是可生化性较差的水比较适合?我看到论坛说此法可直接把COD从2500降到100,那还用上生化吗?
  答:铁碳法适合浓度高且可生化性差的废水的前处理,主要目的是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面的生化处理创造有利用条件。有的废水经铁碳法处理后COD基本不降,但B/C比升高了,也达到了处理目的,当然既能去除一些COD,又能提高可生化性更好。

  332.我们是城市污水厂,处于调试阶段,采用的是AAO工艺。进水:COD为120;BOD5为30mg/L;氨氮为20 mg/L;总磷为2 mg/L.出水:为COD40 mg/L;BOD5为5 mg/L;氨氮18 mg/L;总磷1.2 mg/L.设计进水20万吨/天,实际为2万吨/天。有南北两个生化池,目前南边已有少量的絮凝物出现,以前一直都是南北各开了一台内回流,昨天增开了一台,(开汇流泵时风机已经停了)导致今天污水全部变为茶红色,南边情况好点。请问:1、调试初期开内回流是否能把氨氮去除率提高?2、水变成茶红色是什么原因?如何修补?
  答:这样的情况下污泥培养应该采用级数扩大培养法,即在部分池培养污泥并运行,然后再根据水量和浓度的情况移植培养。因为进水浓度低且水量又小,即使所有曝气池污泥能培养好,也很难养住污泥。内回流与提高氨氮去除率无关,与硝酸氮去除率有关,目前不用回流,硝化效果还不好情况下又何言反硝化呢。污水变色的问题仅听描述我也说不清,现在应该注意的是防止污泥老化。

  333. 我们有个厂最近在做污泥减量试验。最近进水水质与试验前水质差别很大,特别是COD和SS,目前很难对减量效果进行评价,请问一下有没有一个很好的经验公式来确定污泥产量(根据COD和SS)?
  答:我没有具体计算过,据我所知也没有很好的经验公式来确定具体的量,虽然理论上可通过污泥产率的变化来大致估算,但会有较大误差。因为有些污泥是随废水进入系统的。不知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进行污泥减量试验,如果是将剩余污泥专门进行好氧或厌氧减量,就可根据减量前后污泥中挥发固体减少的量来推算,如:MLVSS/MLSS比值的变化。

  334.在厌氧+好氧工艺处理过程中,如厌氧处理后还含有大量的硫,如何才能把它去除掉呢? 大量的硫化氢产生是因为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硫酸根,硫酸盐还原菌将其转化为硫化氢,如果硫酸根过高就会出现产生大量硫化氢。不知是否是这样?
  答:厌氧反应过程中硫化物被转化为硫化氢,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你说的情况是另一码事,即废水中本来就含硫酸盐,就要通过生物还原法去除,但必须满足COD/硫酸根比值要求,此条件下可将废水中的硫酸盐还原为硫化氢,并且不影响COD的去除。

  335.最近参加某环保公司的面试,总工问:“冬天水温10度以下,出水COD、BOD、SS等都达标,只有NH3不达标,且出水的NH3比进水的高,怎么解决?”。我的回答是:“要考虑到有机氮的氨化因素和DO、碱度、营养比、pH的控制等”。总工说:“假定DO、碱度、营养比、pH都满足,而且要求不排泥,冬天怎么保证NH3达标?”。对此你如何考虑呢?
  答:只能减少进水量和加温。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反应时间是不够的,氨化过程也未完成,减少进水量是为了减少负荷、增加反应时间。同时还需加温,水温10度以下硝化作用基本没有(5度时完全没有硝化作用)。

  336.我们处理的是炼油废水、采取的是CAF后面加三级BAF且两套并联,设计是600t/d,实际处理量在300t/d,进水COD在1200mg/L左右,CAF出水在1000mg/L左右,系统运行两年都没有问题,BAF出水COD都能达到40mg/L左右,可是最近几个月处理能力突然下降,BAF出水COD在100mg/L左右,我们采取BAF串联,效果稍好点,但是BAF出水还是在80~100mg/L之间,请问这是什么原因?是不是BAF系统出现了问题?
  答:采用三级BAF串联运行第一次听说,应该先确认前面的CAF出水是否有浮渣,含油浮渣进入BAF会严重影响处理效果。CAF主要是去除乳化油,也有一定去除COD的效果,也要确认药剂投加是否有问题。
  滤池要按要求反冲洗,否则会发生池内水短流和滤料层板结等问题,还要注意布气是否均匀。BAF运行时间长了也可能造成滤料不断破损和流失,如果这样的话就要补充过滤料。

  337.我在做一个EGSB的试验,请问上升流速应控制在多少,才能达到产生颗粒污泥的要求?
  答:颗粒污泥的培养需有很多条件,如:要有适合的温度、碱度等,并要控制好负荷,必要时还需投加少量钙、镁等,培养起始污泥负荷必需低,一般认为污泥负荷在0.3kgCOD/(kgVSS?d)以上时较适合颗粒污泥的形成,颗粒污泥初步形成后就要进一步提高污泥负荷。这些都是基本控制条件,而上升流速只是外部条件,具体我也说不准。有资料认为上升流速在2.5~3.0 m/h时较有利于颗粒污泥形成,只能作参考。因为不同的培养时段有所不同。

  338.请教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关于斜管沉淀池的,有人说此类沉淀池易堵,不建议采用,但考虑它的表面负荷较高,可以节省占地,又有不舍;二是关于污泥负荷的,书上写对于脱氮工艺,污泥负荷小于0.18即可。但我公司的老工程师设计时为保证达标,存在硝化反应的工艺污泥负荷都取值小于0.1,甚至更低。您对此如何看的呢?如果非得确定污水种类的才好说明的话,那么就说生活污水吧。
  答:生化二沉池采用斜管沉淀池历来就有争议,优点和缺点都知道,我不认同采用斜管或斜板,提高二沉池沉淀效率关键是进水水能的消散或减弱,和消除池内短流等措施。
  关于脱氮工艺的污泥负荷是因水而异的,个人认为城市污水通常应小于0.1,工业废水应小于0.07.

  339.关于污泥处置问题,污泥中含有大量的菌丝体和培养基,再加上我们加了大量的PAC用量,造成污泥粘度很大。我试过板框和带式压滤机,前者堵塞滤布,后者根本压滤不出来。
  请问有没有一种设备或方法能使这种粘度很大的污泥成功的和水分离出来,或者加什么物质能使污泥的粘度变小?
  答:对粘度高的污泥用离心脱水机较好,但生化污泥一般不大可能出现你所说的情况,我想可能是污泥凝聚和剥离性太差,应该先在脱水前的污泥调质方面找原因,如:调质药剂的筛选和投加量的试验。还有污泥加药调质的过程控制也很重要,否则设备再好也没用的。

  340.我们厂处理的是印染污水和炼染污水,水中COD在1000mg/L左右,还含有SS和氨氮。最近二沉池表面总是有一层黄色的块状污泥,严重影响出水水质,增加了污泥回流,已经一周了,可情况还是不见好转,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答:不了解具体情况很难确定,通常来说有二种可能:一是污泥负荷过低造成的;二是沉淀池发生严重的反硝化,反硝化污泥上沟后大多会分散,有的也会成块状。从情况来看前者的可能性较大,应该先确认原因,假如是污泥负荷过低引起,就要增加排泥量。

  

相关推荐
  • 复习辅导
  • 模拟试题
  • 历年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