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注册环评师 > 科目 > 案例分析 > 复习辅导

2010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案例分析实战培训讲义(104)

国和网校  [2010-06-28 10:19:00 ]  【

四、厂址选择的合理性分析

(1)技改工程的建设符合铜山县的总体规划。

(2)技改工程充分利用现有的石灰石矿山资源,后备矿山焦山距离厂址也较近,石灰石资源充足可靠。

(3)技改工程建设在现厂址闲置的空地上,可充分利用厂内现有的辅助工程和功能设施,节约了工程投资。

(4)从环境现状监测和预测结果可知,评价区内环境空气质量尚好,技改工程实施后,不会使环境空气质量恶化;厂界噪声经治理后达标。

(5)技改工程实施后,搬迁距离主生产线较近的19户村民,使卫生防护距离满足《水泥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l8068—2000)标准的要求。

拟建项目选址尚属合理。

五、工程分析

(一)项目组成及与现有生产线的依托关系

技改工程在依托现有生产线部分生产设施的基础上,主要建设石灰石输送、生料制各、熟料煅烧、熟料储运部分。项目织成及与现有生产线的依托关系见表2。

分析:

对于技改项目应补充对现有工程基本情况的介绍,并分析技改工程依托现有工程部分内容的可行性。

(二)原料、燃料

技改工程采用石灰石、砂岩、铁矿石、粉煤灰4组分配料,年用量分别为210.8万t、13.6万[、8.4万L 13.8万t,燃料煤年用量约20.2万t。

(三)生产工艺流程

技改工程的生产工艺主要有生料制备、熟料煅烧等过程。

石灰石在矿山采用微差爆破技术,露天分层开采,经破碎后,由皮带机输送进厂,卸入圆形预均化库,经均化后送至原料配料站。

外购砂岩由汽车运输进厂,存入堆棚,经皮带机送往现有砂岩/黏土预均化堆场,均化后送至配料站。

铁矿石由汽车运送进厂,储存在堆棚内,由装载机倒运,经料仓底下的皮带机送入原料配料站。

粉煤灰由汽车输送进厂,直接泵送至原料磨附近的配料库参与配料。

配料站分设石灰石、砂岩、铁矿石、粉煤灰4个配料库,仓底的定量给料秤按设定的配比卸料,然后由皮带机输送至原料磨。

原料粉磨采用一台辊式磨,利用窑尾预热器的废气作为烘干热源,出磨粉料与粉煤灰混合后送至生料均化库。均化后的生料计量后由空气输送斜槽及斗式提升柳送入回转窑的旋风预热器,生料经5级旋风预热器和分解炉系统预热、分解后,进窑内煅烧。

原煤火车运输进厂后卸入原煤露天堆场,经皮带机送至煤库,再送至煤粉制名车间的原煤仓,原煤经仓底给煤机定量喂入辊式磨煤机粉磨,烘干热源来自窑头篦冷机废气,合格煤粉经螺旋输送机分别送至窑用煤粉仓和分解炉用煤粉仓,煤粉经计量后,气力输送至窑头煤粉燃烧器和分解炉燃烧器。

出窑高温熟料经篦冷机冷却后,由盘式输送机送入熟料库,出库熟料由皮带机分别送至火车散装站和汽车散装站。

分析:

工程工艺描述清楚,污染流程图清晰明了,主要排污节点识别正确,但应对各排污节点进行编号,以便于污染源分析时做到图、表对应。

(四)污染源分析

1.施工期的污染源分析

扬尘是施工期影响环境空气的主要污染物,其次是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对施工场地近距离有影响;施工期间的生产用水在施工现场蒸发和消耗,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排入现有的排水管网后外排,对环境影响较小:施工期间的生活垃圾由厂方的置业公司定期统一处置,技改项目主生产线坐落在石灰岩山坡上,土石方挖掘时产生的绝大部分是石灰石,可作生产熟料的原料,施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较小。

2.运行期污染源分析

(1)现有生产线污染源简介现有生产线(包括生活锅炉)共有组织粉尘排放点共37个,均达标排放,粉尘有组织排放量为620.39ifa;厂内现有原辅料、熟料等露天堆场三个,粉尘无组织排放量为25Ua,粉尘非正常排放量为9.6Ua,所以现有生产线粉尘排放总量为654.99Ua;烟尘、S02、NO。、氟化物等的排放量分别为5.18Va、183.22l/a、1628.4t/a、6.15Ua。

该厂区内现有2个排水口,生产线循环系统的排水由1*排水口排出,日排水量约为1066m3;厂区生活及辅助生产废水由2#排水口排出,日排水量约为136m3现有生产线设备噪声级在80一105dB,由于回转窑距离西厂界较近,西厂界噪声有超标现象。

分析:

对现有工程的废气污染源应以表格形式进行详细描述,包括污染源名称、污染因子、污染物产生浓度、废气排放量、污染物治理措施、污染物排放浓度、排放烟囱高度、内径、达标情况等。对于水污染源,应将厂区废水的治理措施及是否达标交待清楚。对于噪声,指出了现有工程存在的环保问题,按“以新带老”原则,需在技改I程实施时解决现有工程存在的环保问题。

(2)技改工程的污染源分析

①石灰石矿山开采的污染源分析

a .矿山开采过程中钻孔、矿石爆破、采装、运输、卸料、爆破等工序均有粉尘产生,除矿石破碎粉尘排放点为有组织排放外,其余均为无组织排放,经计算,技改工程实施前矿区粉尘的排放量为24.09ua;技改工程后,粉尘排放量为30.43t/a

b 技改工程实施后每年爆破产生的废气量约为71690m3;年生活污水排放量为7125m3,污水经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用于矿区绿化、采场作业面洒水,不外排。

c.矿山开采出的矿石全部搭配使用,无废土石排弃。

②熟料生产线污染源分析

a.粉尘污染源分析:技改工程共有组织排尘点24个,均安装了高效的收尘器,其中电收尘器2台,分别用于窑头、窑尾,袋收尘器22台。技改工程废气排放总量为1 175 332m3/h,有组织粉(烟)尘排放量548.18t/a,各排尘点的排放浓度、吨产品排放量均符合《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1996)中的二级标准要求。

考虑到物料种类、粒径分布、风速大小等因素,技改工程无组织粉尘排放量约为10t/a。

技改工程的非正常排放发生在以下两种情况:一是窑尾废气中CO浓度超过安全阈值,电收尘器自动跳闸停止工作;二是水泥窑停窑检修后重新点火时,电收尘器不能在点火时同时启动,电收尘器滞后启动,根据我院在同类生产线实测数据,结合该生产线具体工艺情况,确定技改工程粉尘非正常排放量约为9.8t/a。

技改工程粉尘排放总量约为567.98t/a。

b.SO2污染源分析:根据生料及燃料的含硫率,并结合新型干法窑的特点和。参照我院对新型干法窖的实测数据,确定技改工程窖尾SO2排放浓度为23.08mg/m3,吨产品排放量为0.07kg/t,低于《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1996)中的要求(即排放浓度限值为1.20kg/t),年排放量103.07t。

c NOx污染源分析:Nox主要产生于水泥窑的高温煅烧过程,根据近几年国内同类窖型、同等规模回转窖的实际监测数据类比,技改工程窖尾NOx的排放浓度为560mg/m3,吨产品排放量为1.61kg/t,符合《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1996)表3中的要求(即排放浓度限值为800mg/m3,吨产品排放量限值为2.4kz/(),年排放量2500.51to

d.噪声污染源分析:技改工程生产过程中各种磨机、空压机、风机等工作时产生噪声,其声级一般在90~115dB,经车间封闭、基础减振、安装消声器等措施处理后,声级可降低10~25dB。

e.水污染源分析:技改工程循环系统循环水量为4 560m3/d,损失水量为160mB/d,排污水量80m3/d。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COD、SS的的排放浓度为厂内绿化、堆场及道路洒水等。

分析:

技改工程污染源分析部分内容应以表格形式对废气、废水和噪声污染源进行详细描述,更加直观。另外,还应补充水量平衡图。

(3)技改工程投产后区域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技改后区域内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情况见表3。

(4)技改工程“上大改小”方案污染物削减量:根据徐州市人民政府(徐政函[2003)12号文),徐州市决定关闭本市范围内的小水泥企业11家(其中三家改造为粉磨站),压缩小水泥生产能力172万t,淘汰的小水泥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污染物排放总量见表4。企业分布见图5。

(5)现有生产线存在的环境问题

①石灰石矿山

a.矿区非雨季开采和运输作业时扬尘较大。

b 矿区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到矿区外的山沟里。

c.矿山开采初期剥离的废土石堆存在矿区北侧,堆积多年表层己被压实,长满杂草,但无任何防护措施。

②水泥生产厂区

a.现有生产线由于采用黏土配料,窑尾排放废气中含有氟化物,部分原辅料露天堆放,尤其是水泥销售的淡季,部分过剩熟料露天堆存,有风时产尘量较大。

b 由于原料磨电机设备的原因,耗水量偏大。

c.厂区内现有生产、生活废污水排入地表水,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和地表水染。

d.西厂界噪声超标。

(6)“以新带老”的措施

①石灰石矿山

a.技改工程实施后,增加采场作业面、运输道路的洒水次数,以减轻矿石采装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扬尘。

b 技改工程实施后,在矿山安装一套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用于采场作业面洒水和矿区绿化。

巳对矿区北侧现存的废土石堆场采取修筑防护坝,并在坝底开疏水孔,废土石堆场周围植树等措施。

②水泥生产厂区

a调整生产配料,原料中不再使用粘土。

b更换现有生产线原料磨,冷却水的循环利用率由84.3%提高到87.4%。

c.技改后实现全厂废污水的“零排放”。

d.加强降噪措施,使西厂界噪声达标。

分析:

现有工程存在问题描述清楚,并按“以新带老”的原则逐一提出了污染防治措施,但有些污染防治措施尚不够具体,如未阐明西厂界噪声达标拟采取的具体措施及其确保厂界噪声达标的可行性。

综观工程分析内容,应该说框架结构较为完整,对水泥厂的污染源把握比较准确,污染源分析内容较全面,基本反映了水泥厂污染特征。但工程分析编制尚需进一步规范,有关内容需进一步细化。

相关推荐
  • 复习辅导
  • 模拟试题
  • 历年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