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木里河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一、总则
(一)任务由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10月,西昌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国家电力公司成都勘测设计院承担木里河干流(上通坝一阿布地)水电规划(以下简称“木里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二)评价目的
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前提,在规划的编制和决策过程中,充分考虑本次水电规划与区域环境及相关规划的协调性以及从规划层次提出可能涉及的环境问题,预防和减免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不良环境影响,协调水电开发、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三)评价标准
按照规划河段所在地区凉山州环境保护局关于木里河干流(上通坝一阿布地)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应执行标准的意见(凉环函[2004136号),结合国家环境保护有关法规,本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标准为:地表水、环境空气、声环境。
(四)环境保护目标和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1.环境保护目标
(1)近期环境保护目标
①在方案的选择和设计上尽量减少对现有景观生态格局的干扰,把对环境影响的大小作为规划方案评定和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协调好河流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保护干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流域植被和动物资源,避免和减少对重要环境敏感对象的影响,重点保护流域珍稀保护动植物。
②合理开发和保护水资源,近期开发的电站装机容量占梯级规划总装机容量的25%以上。保证规划河段内河段两岸居民的正常生活用水以及工、农业生产用水的需要。
③合理开发和保护土地资源,合理布局梯级开发顺序,尽量减少对耕地自然植被的破坏,作好复耕和绿化措施,使人均耕地面积不低于原有水平,并防止水土流失加剧。
在制定工程施工和移民安置方案时,应降低景观和生态的破坏,防治水土流失。
④做好近期工程环境保护工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控制施工期噪声和大气污染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保障并改善工程区居民及移民的生产、生活质量。
(2)远期环境保护目标
①维护流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②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促进流域和相关区域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③合理调度各梯级电站运行方式,充分考虑景观及生态用水要求,保障沿河居民及景观生态用水。
④做好能源规划和调整,促进以电代柴,以清洁无污染能源(沼气、天然气、电能)为主,巩固和推进天然林保护工作和退耕还林工作,特别加强水土保持工作,防止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恶化,保护当地森林资源,并为进一步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创造条件。
保护流域重要的文物古迹及景观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充分挖掘木里河流域的旅游资源,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使水电开发和旅游业协调发展。
2.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本水电规划及区域环境特点,归纳得出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
木里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拟采用AHP模型与方法,在充分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广泛征询专家的意见并结合实践给出各评价因子的权重。该模型由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两部分形成整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定量指标以规划方案中可以量化的指标为基础,统计各规划方案的主体工程开挖及弃渣量、水库移民搬迁损失、水能利用率等因子。同时,水电规划环境影响受周围环境或其他要素的互相作用和影响,如与其他规划的协调、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对生态等方面的影响,这就构成定性指标的内容。
模型中定性指标通过专家评分法进行量化,各参数的权重由区域环境特点及受关注程度、在相关因子中的地位决定,参数分值采用10分制,以“10,8,6,4,2”的等级分值代表影响的大小,具体的取值标准见表2。各规划方案总得分由各分值乘以相应权重求和获得,分值越高,表示对总体环境的正面影响越大,负面影响越小。本规划的AHP模型结构见表3。
3.评价因子、预测指标确定
本次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水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为主,着重评价具有综合性、深远性的指标,评价指标主要有水文情势、水温、水质、生态完整性、生物多样性、局地气候、社会经济、文物古迹、景观资源、水资源利用、民族宗教等。
(1)水环境
现状监测因子:包括水温、pH、CODcr、氨氮(NH:一N)、总氮、总磷、粪大肠菌群、氰化物、总铅、总铬、总砷、SS等13项指标。收集木里河流域和雅砻江水文资料。
预测评价因子:水文情势、水质、水温。
(2)生态环境
拟采用现状评价因子:陆生动植物种类及其珍稀保护物种分布现状、数量;水生动物种类及其珍稀保护物种数量及分布;水土流失现状;景观体系构成。
预测因子包括:水电规划工程建设及运行对水、陆生动植物影响程度和范围;水土流失控制措施分析;景观破坏程度及恢复措施分析。
(3)社会环境
现状评价因子;土地资源现状、农业生产现状、能源结构及水资源利用。
预测因子:对地方社会经济、交通、人群健康、土地恢复及可开发量分析、能源结构变化及资源开发利用。
(4)其他环境(环境空气、声学环境)
(五)评价范围及内容
木里河干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与规划范围相当,并可依据环境影响而适当扩大。评价范围的界定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考虑,内容主要考虑环境影响的累积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