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注册环评师 > 科目 > 案例分析 > 复习辅导

201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辅导2

国和网校  [2012-11-06 11:39:00 ]  【

三、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 管道工程的现状调查应当按点段结合,以点为主,突出重点的原则开展。本工 程全长860km,线路经过的主要地貌类型有沙漠、黄土高原、山地和山间盆地、平原。 由于这四大类地貌有明显的差异,故现状调查应当分类进行。

沙漠区的环境特点主要是降水少,地表植被种类和盖度低,土壤风蚀严重,土质疏松。

黄土高原区的环境特点主要是沟壑纵横、植被稀疏、土壤水力侵蚀严重。

太行山、吕梁山石质山地区的环境特点主要是山多坡卩走,地形复杂多样,土层较薄, 林相以天然次生林为主,多为片块分布,并与荒山、农田镶嵌。

平原区主要是农业生态系统。中华考试

现状调查之后,应分段评价线路所经各类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

2. 由于管道很长,途经了自然保护区、地表(地下)水源保护区,天然林保护区、 明长城及居民区等环境敏感点。这些敏感点是环境现状调查的重点,对于有法律强制要 求的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文物古迹等,首先要明确它们与工程的相对位置,说明 线路走向是否合法;其次,还应当在影响预测评价中评价工程的实际影响。

对于自然保护区,应当明确其保护对象(动物、植物、特定生态系统),保护对象 的种类、数量、分布、生理生态学特征等,以便在环境影响识别中判断工程哪个部分、哪个过程会对哪种保护对象的哪个生态学过程产生影响。如在太行山区施工期的管沟开 挖将使用炸药,如果施工期安排在某种保护动物(如褐马鸡、原縻等)的繁殖期,就可能因爆破噪声而影响它们的繁殖。

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

线路走向即路由的选择是管道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决定管道施工生态影 响程度的关键环节。在可研和初设阶段应当尽可能全面地收集资料,并与工程的特征交叉分析,识别存在的环境问题(如可能穿越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等),为线路和站 场的优化提供条件。应根据现状调查和评价确定的主要环境特征、问题、环境敏感目标,结合工程分析中的工程组成、施工方式判断环境影响。管道工程的环境影响主要发生在 施工期,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为:在管道施工作业带清理、伴行道路建设、管道 开挖,以及工艺站场土地平整等活动中,施工机械、车辆、人员会扰动土壤,破坏植被, 占地对土地利用类型、农业、林业产生影响,穿越会影响河流、隧道穿越的弃渣会引起水土流失。施工期还有发电机废气、冲洗废水、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污染等。

管道工程运营期正常工况下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为:压气站燃气轮机排气、噪声,各 站过滤分离系统产生的粉尘和废水,清管作业产生的固体废物、废水和少量天然气排放,以及站场生活污水和垃圾。运营期非正常排放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有:系统超压和站场 检修时排放一定量天然气,产生少量废水和废渣。

对于已识别的这些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可按环境要素分别进行影响预测。

运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问题是事故性天然气泄露,伤害人群,伴生/次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严重污染和生态影响。

相关推荐
  • 复习辅导
  • 模拟试题
  • 历年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