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一般分三个阶段,即( )。
A.准备阶段,正式工作阶段,报告书编制阶段
B.准备阶段,正式工作阶段,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阶段
C.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
D.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报告书编制
【正确答案】C
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公众参与应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中的哪个阶段完成。( )
A.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阶段
B.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
C.贯穿于三个阶段中
D.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阶段
【正确答案】C
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哪些项目需进行资源利用合理性分析。( )
A.所有建设项目
B.已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
C.污染型项目
D.未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
【正确答案】D
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环境影响因素识别是在了解和分析建设项目所在区域( )的基础上,分析和列出建设项目的直接和间接行为,以及可能受上述行为影响的环境要素及相关参数。
A.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及环境现状
B.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及环境现状
C.国土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
D.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
【正确答案】B
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在环境影响因素识别时,( )应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内容。
A.对建设项目实施形成制约的关键环境因素或条件
B.大气环境和水环境的预测和评价
C.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
D.环境保护措施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分析
【正确答案】A
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评价因子筛选时,应重点关注( )
A.环境保护目标
B.建设项目特点
C.特征污染物
D.环境制约因素
【正确答案】D
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未制定专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根据建设项目( )确定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A.可能影响程度
B.可能影响范围
C.排污特征
D.所处区域环境敏感程度
【正确答案】B
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根据评价范围( ),确定各评价因子所采用的环境质量标准及相应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A.各环境要素的历史特点
B.各环境要素的现状特点
C.各环境要素的环境功能区划
D.各环境要素所影响程度
【正确答案】C
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关于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选取,说法正确的是( )。
A.优先选用先进的技术方法,鼓励使用成熟的技术方法,慎用处于研究阶段尚没有定论的方法
B.优先选用成熟的技术方法,鼓励使用先进的技术方法,慎用处于研究阶段尚没有定论的方法
C.优先选用先进的技术方法,鼓励使用处于研究阶段的技术方法,慎用有争议的方法
D.优先选用成熟的技术方法,鼓励使用科学研究阶段的技术方法,慎用有争议的方法
【正确答案】B
1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选取应采用( )。
A.定量评价为主
B.定性评价为主
C.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量化评价为主
D.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定性评价为主
【正确答案】C
11、大气环境评价工作分级的方法是根据( )计算确定。
A.推荐模式中的ADMS模式
B.推荐模式中的估算模式
C.等标排放量的公式
D.推荐模式中的AERMOD模式
【正确答案】B
12、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是( )。
A.污染源控制的标准
B.环境质量的技术标准
C.环境质量的基础标准
D.环境质量的目标标准
【正确答案】D
13、对环境标准工作中的技术术语、符号、代号(代码)、图形、指南、导则、量纲单位及信息编码等作统一规定,这类环境标准称( )。
A.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B.国家环境基础标准
C.国家环保总局标准
D.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正确答案】B
14、我国现行的主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般可分为( )的环境影响评价导则、各专项或专题的环境影响评价导则、规划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导则等。
A.各学科
B.各行业
C.各环境要素
D.各部门
【正确答案】C
15、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的计算公式中,如果GB3095中没有小时浓度限值的污染物,则C0i可取( )。
A.年平均浓度限值
B.日平均浓度限值
C.日平均浓度限值的二倍值
D.日平均浓度限值的三倍值
【正确答案】D
16、大气环境一级评价工作分级判据的条件是( )。
A.Pmax≥70%且D10%≥5km
B.Pmax≥80%且D10%≥5km
C.Pmax≥60%且D10%≥3km
D.Pmax≥60%且D10%≥3km
【正确答案】B
17、大气环境三级评价工作分级判据的条件是( )。
A.Pmax<10%或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
B.Pmax<10%或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
C.Pmax<10%或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
D.Pmax≤10%或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
【正确答案】C
18、某建设项目排放两种大气污染物,经计算甲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50%,D10%为6km,乙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70%,D10%为5.5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级或二级
【正确答案】B
19、某建设项目排放两种大气污染物,经计算甲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50%,乙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82%,Dmi为4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级或二级
【正确答案】B
20、某建设项目排放两种大气污染物,经计算A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8%,D10%为3km,B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9%,D10%为2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级或二级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