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声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1.预测模式
本期工程声环境影响评价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HJ/r2.4—1995)中的工业噪声预测模式。
2.预测评价及厂界达标治理措施
(1)预测评价表16为本期工程主要设备运行噪声影响和与本底噪声水平叠加后的预测结果。
由预测结果表明,本期工程在电厂运行时,本期工程电厂西厂界靠近冷却塔侧和东厂界靠近主要发电设备一侧厂界夜间噪声超过标准要求,其中西厂界超标长度约650m,超标最远距离约130m。东厂界超标长度约600m,超标最远距离约200m。对厂址附近高庄村声环境的影响贡献值为43.8dB(A),其影响值与本底值叠加后,昼间噪声增加了2.3dB(A),夜间噪声增加了6.3dB(A),但仍可满足高庄村2类声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
(2)达标治理措施根据预测结果,本期工程需采取进一步的降噪措施以满足厂界达标的要求。
根据电厂总平面布置总体规划,本期工程固定端朝西,扩建端朝东,本期工程厂界东侧为本期工程施工和今后电厂发展的扩建用地。从电厂总体规划考虑,进一补的降噪措施主要针对本期工程冷却塔引起的西厂界噪声超标进行。
本期工程将在冷却塔的西南侧沿圆周方向112范围内设置高度约为14m的消声装置,消声装置的侧部为相隔一定距离的消声片组成,消声装置的顶部为吸声隔声盖板。消声片之间的通道,既可满足降噪的要求,同时又能达到通风的目的。整个消声装置由混凝土基础支撑。
根据对四川成都热电厂技改工程调查,工程两台142MW机组的两座自然通风冷却塔距厂界约5m且附近有居民,成都热电厂为使电厂运行噪声不影响附近居民并使厂界噪声达标,采用上述冷却塔消声装置,沿冷却塔约3/4周范围设置了高为8m的消声装置,其治理效果显著,明显减小了电厂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并使厂界噪声达标,治理后厂界噪声约削减了10dB(A)。
分析:
案例预测了本工程正常工况下主要设备运行噪声对厂界各点的影响贡献值,并与本底噪声水平进行了叠加后,给出了预测结果,进行了达标分析,并针对自然通风冷却塔引起的西厂界噪声超标,在借鉴四川成都热电厂冷却塔降噪实例的基础上提出了本工程的降噪措施。
在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列表给出拟建本期工程的噪声源、台套数,各声源在平面布置中的坐标(包括《1 y和z)以及采取措施后的声级值。
(2)按照导则模式和要求,计算噪声源对厂界及周围各关心点的声级贡献,并在标有噪声源的平面布置图上绘出噪声等值线图。
(3)若预测结果超标,则应提出防噪降噪措施,并预测采取措施后的噪声贡献值,划出等值线图。
(4)电厂正常生产状况下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连续、稳态的,对周围环境影响1最大的应属锅炉排气的偶发噪声,该声源属间断、突发噪声,噪声值一般在105—120dB(A)1之间,因此环评中还应对此进行预测,划出等值线图;评价标准厂界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l2348—90),即夜间频繁突发的噪声(如排气噪声),其峰值不准超:丈标准值的10dB(A);周围环境敏感点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93),甲夜间突发的噪声,其最大值不准超过标准值的15dB(A),若夜间标准值为50dB(A),则夜间突发噪声标准为65dB(A)。
(5)本工程厂界东南侧噪声超标,案例认为厂界东为本期工程施工和今后电厂发展勺扩建用地,故未提出P争噪措施,这不符合达标排放要求。对于难于治理的噪声源等,应从不扰民的角度,对超标的区域划定噪声缓冲区,并由城建规划部门出具认可文件,防止附近居民房屋建设进入噪声缓冲区。
(四)煤场扬尘环境影响分析www.Examw.com
在煤的含水率为8%的条件下,煤堆基本不起尘;在含水率为3%时,风速为8m/s的条件下,在100m处煤尘的浓度约二级标准限值74%。由此可见,在电厂运行期间为保证煤堆起尘不对附近环境产生影响,加强煤场的运行管理十分关键,运行人员应及时掌握天气变化,根据天气状况及时和定时对煤场进行喷水,使煤堆保持一定的湿度,并减小因大风引起的扬尘。分析可见,煤场扬尘对附近环境的影响是可以避免的。
分析:
本工程煤场拟露天堆存,采取洒水的方式进行抑尘。案例预测了在煤的含水率为8%
和3%、风速为8m/s大风天气条件下煤堆起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报告书编制中对于煤堆应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1)煤堆堆放的位置在平面布置中,应设在周围居民区的下风向,且为背风处;
(2)若为北方干旱地区,且周围敏感关心点较多,则煤堆必须采取严格的抑尘措施,采用钢架棚结构封闭式煤场或挡风抑尘网等方式,减少扬尘的排放;
(3)若煤堆为露天堆存,应预测煤堆在高、中、低不同的管理水平下(3%、5%和8%和不同风速下(4m/s、6m/s和8m/s),尤其是大风天气条件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给出各关心点的影响贡献值,为采用合理可行的防尘措施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