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大气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油田开发项目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对局部大气环境的影响,例如钻井过程中柴油机烟气排放,因单井的作业周期为1~2月,其影响的持续时间较短;另一种是对区域大气环境的影响。站场燃烧烟气的排放除造成局部影响外,由于是连续排放,还会造成区域的大气污染。此外,烃类的无组织泄漏也会对区域的大气环境造成影响。
本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于烃类的无组织泄漏及挥发、天然气燃烧以及柴油机烟气。由于本区域所产天然气中不含硫,所以,对大气环境的S02贡献来自于柴油机烟气。开发的早期,随着钻井工作量的增多,区域S02水平将有所增加,但随着钻井工程的结束,SO:水平将逐步降低;烃类的挥发与原油产量成一定的正相关,随着开发建设的进行,区域内的总烃水平将有所提高,但后期随着原油产量的下降,烃的挥发量也将减少,加之大气的稀释扩散作用,区域的总烃水平将逐步好转。
2.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本项目滚动开发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于烃类的无组织挥发,由于集输过程采用密闭方式,故烃类集中于地面站场和采油井场,所以,我们利用“以点代面”的方式,通过对有代表性的地面站场及采油井场烃挥发的影响预测,分析整个油田开发区域的大气环境影响水平。选用高斯烟流扩散模式作为有风时大气扩散计算的基本方程,而静风时则采用烟团模式的简化式。
预测结果显示,站场及井场的烃挥发不会使环境空气中现有的非甲烷总烃水平有较大的增加。本工程整个区域内,既有不同的站场,又有众多的井场,由于它们相互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最小间距300m,而预测最大落地浓度出现在距源230m左右),不可能产生极大值相叠加的情况,我们按最不利条件进行了影响值与监测值的叠加,为1.71mg/m3,远小于参考GB 16297—1996中对于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的规定。油田开发对于区域内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属于可接受范围。
(三)水环境影响分析
1.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在油田开发生产过程中,地表水受污染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但也不能排除受到污染的偶然性:建设期的钻井工程产生的各种污染物被限制于泥浆池中,最终进行处理,正常情况下不会对地表水造成污染,但雨季的暴雨淋溶可能使污染物外溢而影响地表水环境;地表水体附近的施工活动可能会使泥沙及其他污染物进入水体,短期影响水质,增加地表水体的泥沙量。建设活动对土壤造成扰动后,会在一定的时期内增大土壤的风蚀和水蚀量,使泥沙进入地表水体中。
油田运行期的固体废物和生产废水均得到妥善处理,各站场的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用于绿化,不会进入地表水体,不会对地表水体产生影响。
在事故条件下油、水的泄漏可能对地表水体造成严重影响,但只要加强管理,防患于未然,对地表水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是可以避免的。
2.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地下水污染源包括钻井废水与废弃泥浆、落地油和含油废水、回注水等。正常状态下,只要对各种污染源及时采取回收、防渗、填埋处理,就不会对地下水产生太大影响;根据预测结果:钻井废水瞬时进入地下含水层,石油类污染在潜水含水层可持续87天,承压水含水层可持续5个月,其影响范围分别为30.45m和60m;事故状态下油田开发对地下水的污染主要是注水井和采油井套外返水,预测10年扩散范围:潜水含水层1 300m,承压水含水层1 600m。如过量开采地下水,使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发生变化,其影响程度和范围将有所加重。www.Examw.com
分析:
油气田开发建设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水资源的影响和对地下水环境的污染。
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为满足油田开发注水的需要,一般均需动用地下水资源。随着油气田的不断开发,油田注水量一般逐年增加,这种注水量的增加有可能对开采区的地下水资源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分析回注水源开发利用规模,对开发区域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等的影响。
在油气田勘探、开发、运输、贮存过程中均可能产生对地下水污染。在油气田勘探和开采过程中,由于钻井密封不严、操作、管理不当,发生泥浆在井下漏失或废弃的油气井套管腐蚀破坏,其渗漏的污染物可直接污染地下水;在钻井和井下作业过程中,泥浆池防渗效果差,落地原油和钻井废水渗漏,均可对浅层地下水造成污染;在石油生产过程中,油田注水开发和压裂酸化作业施工时,因压力过高而引起注水井套管破裂,或因注水井的固井质量差,井壁出现裂缝时,回注水套外上返进入地下水层,将会产生污染地下水事故;在石油运输和贮存过程中,由于发生输油管线或油罐漏油事故,也可能导致地下水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