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区域环境影响分析
油田开发所在的沧县根据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差异,可划分为4个综合农业区,评价区域处于沧盐路以南粮棉油果区。总体来看,评价区域内工农业现状发展水平一般,与当地的生产力水平基本持平;区域土壤盐渍化较重,自然生态环境较差。王官屯油田滚动开发区域位于沧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沧县综合区,开发建设符合《沧州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
油田开发对区域环境的不利影响:永久占地改变了土地利用功能,临时占地对植被造成破坏,导致地形、地貌与景观改变。各种施工行为破坏土壤结构,使植被遭受破坏,影响野生动物栖息,引起土地退化:事故状态下原油泄漏将对生态造成范围小、程度重的影响。
油田开发对区域环境的有利影响:油田开发能够带动当地的经济建设,有利于地方工业企业的发展;能够改善区域的交通条件,提高当地的知名度和客流量,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在推动和促进当地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的同时,能改善当地的产业结构,提高当地农民的就业率和收入水平,提高地方的经济实力;地方经济实力的提高反过来又能对当地农业生产产生较大的影响,通过改善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当地农业的发展。
(八)事故风险分析
1.事故风险因素分析
结合本项目建设的油藏情况、采油、注水工艺、管理水平及自然灾害等因素进行分析,事故风险主要来自于钻井(井下作业)、原油集输管线以及站场等工艺环节,危害其安全的潜在危险因素主要有自然灾害、腐蚀环境、误操作、设备缺陷、设计、施工及人为破坏问题。通过对大港油田公司和王官屯油田历年环境污染事故的统计可知,主要的事故类型为管线破裂导致的泄漏,另外,还有井喷事故。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腐蚀。
本区域地下油藏属于稠油油藏,压力系统正常,因此,钻井作业存在发生井喷事故的可能性,但概率极小。除井喷外,钻井过程中的其他事故,如卡钻、井壁坍塌及油井报废等,一般不会造成显著的环境污染。
本工程集输过程采用的是管道密闭输送,集输管线全部采用埋地敷设。集输管线的事故导致大量原油、含油污水外泄或排放,对周围环境造成直接污染,而且泄漏的油品遇到明火还可能产生火灾事故。对于本项目而言,人为蓄意破坏导致管道集输事故的可能大于失误所导致的事故。自然风险因素则包括地震和土壤盐碱化。
本项目站场处理的介质属易燃物质,因此存在火灾事故的风险性。可能发生的风险事故类型主要为工艺设施破裂引起原油泄漏,进而可能引发火灾事故。另外,违章动火及雷击等也会引发火灾事故。
2.事故风险灾害评价
本工程在钻井及井下作业过程中的事故风险主要是井喷,生产过程中的事故风险主要是集输系统发生原油或含油污水泄漏。另外在各种作业过程中因管理不严、措施不当均可能引起环境污染等事故。利用池火灾事故模型进行灾害严重度评估,结果表明,井喷时一旦发生池火灾,可对距井口132m范围内的人员造成伤害,对周边48m内的建、构筑物造成破坏;集输系统中的油罐一旦发生事故原油泄漏引起火灾,可对168m范围内的人员造成伤害,可能造成的财产损失半径为63m。实际情况下,着火油罐极可能引燃附近的油罐,导致火势的不断蔓延,造成更大的危害。
3.事故风险环境影响分析
事故条件下原油泄漏,其中的烃组分挥发进入大气造成烃类污染,若引发火灾事故将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发生于地表水体附近的泄漏事故,会直接对地表水体造成污染。发生于远离地表水体的泄漏事故会在地表形成落地油,对土壤造成污染,雨季若落地油不能得到及时彻底回收,则会随地表径流进入地表水体,对地表水体造成影响。
一般情况下风险事故造成的油、水泄漏不会直接影响地下水,但注水井的质量急患则对深层地下水具有潜在性的影响,且深层地下水一经污染不易恢复,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原油泄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比较显著,可使土壤透气性下降、土壤理化性状发生变化,影响植物生长,严重时可导致植物死亡。但原油泄漏事故造成的影响仅限于直接有泄漏原油覆盖地区且主要对表层0—20cm土层构成污染。泄漏于水体中的原油将导致水生生物的死亡,使厌氧微生物迅速繁殖,将严重影响地表水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