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运行期污染防治措施
1、粉尘污染防治措施
技改工程生产线共有组织粉尘排放点24个,各排放点均安放了收尘效率高、技术可靠的收尘装置,各个排放点粉尘的排放浓度和吨产品排放量均严于《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1996)中1997年1月1日后建设的水泥厂生产设备大气污染物排放二级标准的限值要求。
本工程在窑尾电收尘器、分解炉及预热器等处装有CO、温度、O2等多种监测仪器,并配有风量、喂煤量等自动控制系统,当浓度超过设定的安全界限值发出报警信号传到中央控制室后,及时调整喂煤量降低CO浓度,使窑内燃烧恢复正常,解除电除尘器燃爆危险,并使回转窑包括电收尘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减少发生非正常排放的频次。
为了减少停窑检修造成的非正常排放,在回转窑点火阶段用油作为燃料,缩短电收尘器滞后启动的时间,减少粉尘排放量。
技改工程后将对厂区内现有的熟料和混合材露天堆场进行封闭,大大减少了粉尘无组织排放量。
石灰石矿山有组织排尘点均安装袋除尘器,粉尘达标排放:爆破时粉尘无组织排放产生量的多少,主要采取合理布置炮孔位置,正确选取爆破参数等方法加以控制,采场作业面产生的扬尘采用洒水降尘和及时清运爆破后的松散矿堆加以控制。
2、噪声污染控制措施
技改工程的噪声源主要是磨机、破碎机、风机等设备,空气动力性噪声在风机进出口和空压机吸风口加装消声器;对产生机械噪声的设备如风机、水泵、磨机可在设备与基础之间安装减振装置;对强噪声源应加强车间密封性,加装防护隔声罩,并加强采取车间外及厂界的绿化,利用建筑物与树木阻隔声音的传播,减小噪声污染。
鉴于西厂界距离孔家村较近的具体情况,窑尾风机除加装消声器外,还在风机安装处的西侧筑高约10m的吸声墙,并在西厂界种植宽度为20m的树带,形成声屏障。
分析:噪声控制措施,应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并要做效果的可信性分析、论证。
3.废、污水不外排的防治措施
由于项目厂址附近地表水有京杭大运河不老河段和微山湖,且京杭运河又是南水北调东线河道,水环境较为敏感。技改工程实施后,由于建设了污水处理场,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回用于生产,全厂实现了废污水的“零排放”,保护了区域的地表水环境。
4.绿化设计
根据技改工程的排污特点,进行绿化时应尽量选用滞尘能力强的植物,如泡桐、侧柏等,绿化系数不应小于30%。
分析:
运行期污染防治措施基本可行,但应补充该项目污染控制措施的实施计划、资金安排、环保工程“三同时”竣工验收一览表。
D、噪声污染源分析:技改工程生产过程中各种磨机、空压机、风机等工作时产生噪声,其声级一般在90~115dB,经车间封闭、基础减振、安装消声器等措施处理后,声级可降低10~25dB。
E、水污染源分析:技改工程循环系统循环水量为4560m3/d,损失水量为160m3/d,排污水量80m3/d。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用于厂内绿化、堆场及道路洒水等。
分析:
技改工程污染源分析部分内容应以表格形式对废气、废水和噪声污染源进行详细描述,更加直观。另外还应补充水量平衡图。
(3)技改工程投产后区域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
技改后区域内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情况。
(4)技改工程“上大改小”方案污染物削减量:
根据徐州市人民政府(徐政函[2003)12号文),徐州市决定关闭本市范围内的小水泥企业11家(其中三家改造为粉磨站),压缩小水泥生产能力172万t,淘汰的小水泥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污染物排放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