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型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大气环境监测点周围空间应开阔,采样E1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的高度夹角为( )。
A. 小于30°
B. 小于45°
C. 小于60°
D. 小于65°
E.
(2)河流水质( )是迄今仍得到广泛地应用,也是研究各种修正模型和复杂模型的基础。
A. S—P模式
B. 一维稳态水质模式
C. 稀释混合模式
D. 完全混合模式
(3)填埋场的大气污染物理论产气量是填埋场中填埋的可降解有机物在一定假定条件下的产气量,其假定条件不包括( )。
A. 有机物完全降解矿化
B. 基质和营养物质均衡,满足微生物的代谢需要
C. 应存在少数物质如木质素
D. 降解产物除CH4和CO2之外,无其他含碳化合物,碳元素没有被用于微生物的细胞合成
(4)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方案的设计,关键因素是( )。
A. 选择污染源及其排放方案
B. 确定污染源的预测因子
C. 拟建项目污染治理方案的设计
D. 合理选择污染源的组合方案
(5)在河流中,确定影响污染物输移的纵向离散系数,较可靠的数值是使用( )得到的数值。
A. 水动力实测
B. 扩散方程
C. 示踪实验
D. 降解析出试验
(6)大气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的选择总量控制指标包括( )。
A. 烟尘、粉尘、SO2
B. COD、粉尘、SO2
C. 烟尘、COD、SO2
D. 烟尘、粉尘、COD
(7)地下水的排泄指地下水失去水量的过程。其排泄方式不包括( )。
(8)在分析典型小时气象条件下,项目对环境空气敏感区和评价范围的最大环境影响时,应绘制( )。
A. 评价范围内出现区域日平均浓度平均值时所对应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
B. 评价范围内出现区域日平均浓度最大值时所对应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
C. 评价范围内出现区域小时平均浓度最大值时所对应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
D. 预测范围内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
(9)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中将没有排气筒或排气筒高度低于( )排放源定为无组织排放。
A. 10 m
B. 12 m
C. 15 m
D. 20 m
(10)对于新建项目污染物泄漏和放散量部分,原则上要求( )n
A. 实测
B. 推测
C. 估算
D. 反推算
(11)用营养状况指数法预测富营养化时,当TSI大于50时湖泊富营养化等级为( )。
A. 一般营养
B. 贫营养
C. 中营养
D. 富营养
(12)《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均要求烟(粉)尘排放浓度小于( )mg/m3。
A. 30
B. 40
C. 50
D. 70
(13)通过对建设项目进行危害分析,确定最大可信事故、发生概率和危险性物质泄漏量的是( )。
A. 源项分析
B. 安全评价的分析
C. 工程分析
D. 风险分析
(14)一般的,废水三级处理过程主要去除( )。
A. 悬浮物、营养物
B. 乳化油、营养物
C. 乳化油、细菌
D. 悬浮物、细菌
(15)属于环境价值第Ⅰ组评估方法的特点是( )。
A. 广泛应用于对非市场物品的价值评估
B. 是基于费用或价格的
C. 所依据的费用或价格数据比较容易获得
D. 评估出的并不是以支付意愿衡量的环境价值
(16)下列不属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常采用的方法是( )。
A. 物理模型法
B. 类比调查法
C. 物料平衡计算法
D. 专业判断法
(17)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对有污水处理设施并正常运转或建有调节池的建设项目,其污水为稳定排放的,可采瞬时样,但不得少于( )次。
A. 2
B. 3
C. 4
D. 5
(18)国家对水土保持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规定,禁止在( )以上陡坡开垦种植农作物。
A. 15°
B. 18°
C. 20°
D. 25°
(19)环境价值评估的调查评价法应用的关键在于( )。
A. 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B. 通常不发生实际的货币支付
C. 受到严格检验的实施步骤
D. 应努力避免各种偏差
(20)下列关于生态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类比的方法技术要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选择的类比对象应与拟建项目性质相同,工程规模相差不多,其建设方式与拟建工程相类似
B. 类比条件不完全近似的生态环境方面,不可获得有效的类比分析结果
C. 类比分析在选择类比对象时还应考虑类比对象对相应类比分析问题的有效性和深入性
D. 明确类比调查重点内容,选择可作重点问题类比的对象,可以减少盲目性
(2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规定,距污染源中心点( )内的地形高度等于超过排气筒高度时定义为复杂地形。
A. 2 km
B. 3 km
C. 5 km
D. 8 km
(22)污染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关心的是工艺过程中产生污染物的内容不包括( )。
A. 具体部位
B. 源点
C. 种类
D. 数量
(23)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依据说法错误的是( )。
A. 工程性质、工程规模、能源及资源的使用量及类型、源项等是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
B. 自然环境特点、环境敏感程度、环境质量现状及社会经济状况等是项目的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
C. 建设项目的建设目的是划分的依据
D. 国家或地方政府所颁布的有关法规是划分的依据
(24)不属于“年老”的填埋场(填埋时间一般在5年以上)渗滤液的主要水质特点的是( )。
A. 各类重金属离子浓度也较高
B. pH值接近中性或弱碱性
C. BOD5和COD浓度较低
D. BOD5/COD的比值较低
(25)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时,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的预测网格设置,应依据计算出的网格点浓度分布而定,在高浓度分布区,计算点间距应不大于( )。
A. 50 m
B. 40 m
C. 30 m
D. 10 m
(26)对掌握候鸟迁徙的规律变化,最好采用生态环境调查方法中的( )。
(27)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是按污染物的( )进行评价的。
A. 日均浓度
B. 最低排放浓度
C. 季度值
D. 月均值
(2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污染型项目工程总图布置方案分析的基本工作内容是( )。
A. 分析厂区与周围的保护目标之间所定防护距离的可靠性
B. 根据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分析工厂和车间布置的合理性
C. 分析与处理工艺有关技术经济参数的合理性
D. 分析对周围环境敏感点处置措施的可行性
(29)干法烟气脱硫中的催化氧化硫处理方法采用以二氧化硅等为载体,( )等为催化剂,使二氧化硫催化氧化成三氧化硫磺,制成无水或78%的硫酸。
A. 三氧化二钡、硫酸钾
B. 五氧化二钡、硫酸钾
C. 高锰酸钾、一氧化碳
D. 氧化氮、高锰酸钾
(30)生态型建设项目建成后对环境的影响的评价分析中,以项目所处区域或环评时生态环境的背景值或本底值作为评价标准,其主要指标不包括( )。
A. 植被覆盖率
B. 防风固沙能力
C. 生态恢复能力
D. 水土流失率
(31)工业噪声防治以( )为主。
A. 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B. 以周围人群生活
C. 固定的工业设备噪声源
D. 环境质量要求
(32)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类比法中,其类比对象的选择应从( )方面考虑。
A. 工程和其影响因素
B. 影响因素和调查资料
C. 工程和生态环境
D. 生态环境和调查资料
(33)在景观保护措施中,对建设项目的基本要求是( )。
A. 做好景观设计
B. 为景观项目的研究作准备
C. 不建造不良景观
D. 符合生态规律
(34)一级大气体污染源调查中面源调查的内容不包括( )。
(35)烟尘控制技术过程中,电除尘器与其他除尘过程的根本区别在于( )。
A. 分离力作用在整个气流上,而不是作用在粒子上
B. 分离力作用在粒子上,而不是作用在整个气流上
C. 分离力作用在煤尘颗粒物上,而不是作用在粒子上
D. 分离力作用在煤尘颗粒物上,而不是作用在整个气流上
(36)对于要去焚烧和堆肥的废物,通常要进行( )处理,将有利于焚烧的进行,也利于堆肥化的反应速度。
A. 压实
B. 破碎
C. 分选
D. 电解
(37)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的步骤不包括( )。
A. 量化环境影响
B. 筛选环境影响
C. 评估环境影响的人文化价值
D. 将货币化的环境影响价值纳入项目的经济分析
(38)环境承载力分析确定的约束条件不包括( )。
A. 自然资源条件
B. 社会条件
C. 生态建设要求
D. 经济条件
(39)一般景观美学评价中,以( )。
A. 主观观感评价为主,以客观的美学评价为辅
B. 客观的美学评价为主,以主观观感评价为辅
C. 对比分析评价为主,以对称调和评价为辅
D. 对称和调和分析评价为主,以对比分析评价为辅
(40)下列清洁生产分析指标中,( )在清洁生产审核中是非常重要的两类指标。
A. 资源能源利用指标和产品指标
B. 产品指标和污染物产生指标
C. 资源能源利用指标和污染物产生指标
D. 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