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注册环评师 > 科目 > 法律法规 > 模拟试题

2013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法律法规考前押题一

国和网校  [2013-05-11 16:48:00 ]  【

 一、单选题

1.海洋工程在建设、运行过程中产生不符合经核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情形的,建设单位应当自该情形出现之日起()个工作日内组织环境影响的后评价。

A: 5

B: 10

C: 15

D: 20

参考答案:D

2.根据《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跨省域和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的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的重要生态功能区,要建立()。

A: 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

B: 省级生态功能保护区

C: 特别生态功能保护区

D: 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

参考答案:D

详细解答:跨省域和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的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建立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跨地(市)及对维护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的重点区域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建立省级生态功能保护区;跨县(市)及对维护地(市)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的重点区域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建立地(市)级生态功能保护区。

3.为遏制目前电解铝违规建设、盲目投资的势头,以下意见不合理的是()。

A: 加强规划引导,严格项目管理;调整经济政策,控制新建项目

B: 扶助大项目,清理小项目

C: 整顿开采秩序,合理利用资源

D: 加强监督检查,规范建设行为

参考答案:B

详细解答:《关于制止电解铝行业违规建设盲目投资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应按加强规划引导,严格项目管理;调整经济政策,控制新建项目;整顿开采秩序,合理利用资源;加强监督检查,规范建设行为的要求来落实。

4.根据我国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下列不属于“原则上不再单独建设”的项目的是()。

A: 新的钢铁联合企业

B: 独立炼铁厂

C: 炼钢厂

D: 独立轧钢厂

参考答案:D

详细解答:钢铁产业布局调整要综合考虑矿产资源、能源、水资源、交通运输、环境容量、市场分布和利用国外资源等条件。钢铁产业布局调整,原则上不再单独建设新的钢铁联合企业、独立炼铁厂、炼钢厂,不提倡建设独立轧钢厂,必须依托有条件的现有企业,结合兼并、搬迁,在水资源、原料、运输、市场消费等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进行改造和扩建。新增生产能力要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相结合,原则上不再大幅度扩大钢铁生产能力。

5.根据2007年最新修订的《电石行业准入条件》,()年底以前,妻依法淘汰现有单台炉容量5000kV·A以上至12500kV·A以下的内燃式电石炉。

A:2008年

B:2010年

C:2012年

D:2015年

参考答案:B

6.下列关于针对焦化企业的环保要求,不正确的是()。

A:新建或改造焦炉要同步配套建设粉碎、装煤、推焦、筛运焦除尘装置、煤气净化(含脱硫脱氰工艺)回收、废水生化处理设施

B: 熄焦水实现闭路循环使用,不得外排

C: 焦化企业产生的一切废渣均需运送至当地环保部门指定的场所妥善处置

D:严格执行环保设施“三同时”规定,并要在主体设备投产后6个月内达到设计规定标准,连续运行

参考答案:C

详细解答:相关规定要求:“焦化企业产生的一切废渣均在厂内完全处理利用,不得对外排放。”

7.《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提出,到2010年,逐步淘汰不能满足环保要求的()以下的燃煤发电机组(综合利用电厂除外),提高火力发电的煤炭使用效率。

A: 50MW

B: 100MW国和网校

C: 150MW

D: 200MW

参考答案:B

8.根据《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以下不符合城市污水处理原则的是()。

A: 全国设市城市和建制镇均应规划建设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

B: 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应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系统并与生活污水合并处理

C: 非重点流域和非水源保护区的建制镇,根据当地经济条件和水污染控制要求,可先进行一级强化处理

D: 设市城市和重点流域及水资源保护区的建制镇,必须建设二级污水处理设施,可分期分批实施

参考答案:B

详细解答:《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规定的城市污水处理原则如下。①全国设市城市和建制镇均应规划建设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达标排放的工业废水应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系统并与生活污水合并处理。对排入城市污水收集系统的工业废水应严格控制重金属、有毒有害物质,并在厂内进行预处理,使其达到国家和行业规定的排放标准。对不能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系统的居民区、旅游风景点、度假村、疗养院、机场、铁路车站、经济开发小区等分散的人群聚居地排放的污水和独立工矿区的工业废水,应进行就地处理达标排放。②设市城市和重点流域及水资源保护区的建制镇,必须建设二级污水处理设施,可分期分批实施。受纳水体为封闭或半封闭水体时,为防治富营养化,城市污水应进行二级强化处理,增强除磷脱氮的效果。非重点流域和非水源保护区的建制镇,根据当地经济条件和水污染控制要求,可先行一级强化处理,分期实现二级处理。其中提到“达标排放的工

业废水应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系统并与生活污水合并处理”,B选项只提及“经处理的”,故与原则不符。

9.根据《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关于“污泥处理的有关技术和要求”,日处理能力在10万立方米以上的污水二级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宜采取()工艺进行处理。中 华 考 试 网

A: 厌氧消化

B: 卫生填埋

C: 好氧

D: 堆肥

参考答案:A

10.卫生填埋场稳定后,经监测、论证和有关部门审定后,可以对土地进行适宜的开发利用,但不宜用作()。

A: 建筑用地

B: 农业用地

C: 林业用地

D: 工业用地

参考答案:A

11.依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规定统一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鉴别方法和识别标志。

A: 国家危险废物标准

B: 国家危险废物识别标准

C: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D: 国家危险废物名单

参考答案:C

12.依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从事下列()活动的单位和个人,无需申请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

A: 贮存

B: 运输考试用书

C: 利用

D: 处置

参考答案:B

详细解答:依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从事收集、贮存、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必须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经营许可证;从事利用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必须向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经营许可证。

13.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必须符合()、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标准,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编报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

A: 海洋功能区划

B: 海洋开发规划

C: 海域功能区划

D: 海域开发规划

参考答案:A

详细解答:《海洋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必须符合海洋功能区划、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标准,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编报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由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并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接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故应选A。

14.《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国务院和沿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红树林、珊瑚礁、滨海湿地、海岛、海湾、入海河口、重要渔业水域等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

A: 海洋生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

B: 海洋生态保护区

C: 海洋生态系统

D: 海洋生物系统

参考答案:C

详细解答:《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国务院和沿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红树林、珊瑚礁、滨海湿地、海岛、海湾、入海河口、重要渔业水域等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海洋生态系统,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海洋生物生存区域及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海洋自然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

15.以下说法与《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有关禁止性规定不符的是()。

A: 禁止向环境排放放射性废气、废液

B: 禁止将放射性固体废物委托给无许可证的单位贮存和处置

C: 禁止在内河水域和海洋上处置放射性固体废物

D: 禁止利用渗井、渗坑、天然裂隙、溶洞排放放射性废液

参考答案:A

详细解答:《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第四十条规定:向环境排放放射性废气、废液,必须符合国家放射性污染防治标准。

16.国家对浪费资源和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

A: 限期淘汰制度

B: 阶梯淘汰制度

C: 逐步淘汰制度

D: 定期淘汰制度

参考答案:A

1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首先满足()的需要。

A: 生态环境用水

B: 农业用水

C: 重点产业用水

D: 城乡居民生活用水

参考答案:D

详细解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规定: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首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并兼顾农业、工业、生态环境用水以及航运等需要。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用水需要。

18.国家对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设备和生产工艺实行淘汰制度。对超过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用能的生产单位,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

A: 停产整顿

B: 关闭

C: 限期治理

D: 淘汰

参考答案:C

19.已经沙化的土地范围内的铁路、公路、河流和水渠两侧,城镇、村庄、厂矿和水库周围,实行()。

A: 单位治理责任制

B: 分户承包治理制度

C: 限期治理制度

D: 严格治理责任制度

参考答案:A

详细解答:《防沙治沙法》规定,已经沙化的土地范围内的铁路、公路、河流和水渠两侧,城镇、村庄、厂矿和水库周围,实行单位治理责任制,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下达治理责任书,由责任单位负责组织造林种草或者采取其他治理措施。

2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未经批准不得进行的活动包括()。

A: 参观、游览

B: 钻探、挖掘

C: 设立旅游导向牌

D: 科学研究

参考答案:B

相关推荐
  • 复习辅导
  • 模拟试题
  • 历年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