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师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2016年《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考点讲义:8章(7)

2013年《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考点讲义:8章(7)3.2 了解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基本知识与构建目标

 

3.2.1 生态安全的概念

生态安全狭义上指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即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健康水平的整体反映,广义上指人的生活、健康、安乐、基本权利、生活保障来源、必要资源、社会秩序和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等方面不受威胁的状态。包括自然生态安全、经济生态安全和社会生态安全,组成一个复合人工生态安全系统。

3.2.2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概念

生态安全格局也称生态安全框架,指景观中存在某种潜在的生态系统空间格局,它由景观中的某些关键的局部,其所处方位和空间联系共同构成。生态安全格局对维护或控制特定地段的某种生态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生态安全格局的最重要的生态学理论支持是景观生态学,而将现代景观生态学理论创造性地与现代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则是生态安全格局的要点所在。

构建模式:景观表述——景观过程分析——景观评价——景观改变——影响评估——景观决策。

3.2.3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设计原则

(1)针对性原则:明确针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干扰来源,以排除和控制干扰为目标进行规划设计;

(2)自然性原则:以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结构和功能为目标进行规划设计;

(3)主动性原则:控制有害的人类干扰、实施有益的促进措施,加速生态系统恢复的规划设计;

(4)异质性原则:增强各层次的异质性,保障生态异质性的可持续;

(5)等级性原则:根据生态环境破坏的实际状况,确定区域生态安全建设的层次,有层次地进行规划设计;

(6)综合性原则:综合考虑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对生态安全格局的影响,进行综合性的规划设计;

(7)适应性原则:根据生态规划方法和技术的发展、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生态安全标准和格局设计以适应这些变化,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设计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3.2.4 构建目标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研究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中心。研究的具体目标是针对错综复杂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规划设计区域性空间格局,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结构过程的完整性,实现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有效控制和持续改善。它不存在一个固定的标准,人类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需求的不断变化是生态系统管理的根本原因,实现区域生态安全不但要以社会、经济、文化、道德、法律、法规为手段,更要以其新发展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新需求为不断变化的目标,逐步进行。

3.2.5 构建途径

(1)确定源——通过资源现状分布和土地适宜性分析确定。

(2)空间联系——通过空间分析确定对维护景观安全、健康、完整起关键作用的区域的空间联系。包括缓冲区、连接廊道、战略点等。

(3)编制规划导则——确定定量、定性原则。

 

 

 

国和网校预祝广大注册城乡规划师考生顺利通过考试,更多关于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报名事宜、考试信息、培训信息,可拨打国和网校全国客服电话010-62983637,或登录国和网校官方网站www.gohoedu.com 。如果您感觉此文章对您有所帮助,请点下面分享一下吧!
注册城乡规划师课程试听

注册城乡规划师相关文章

考试图书

2019年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辅导教材 第1分册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折扣价:¥62.10 元

原 价:¥69.00

2019年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辅导教材 第2分册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折扣价:¥115.20 元

原 价:¥128.00

2019年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辅导教材 第3分册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折扣价:¥62.10 元

原 价:¥69.00

2019年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辅导教材 第4分册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折扣价:¥55.80 元

原 价:¥62.00